中医分析阴阳两虚型肺结核

中医分析阴阳两虚型肺结核

在中医上可以用阴阳学说来辩证肺结核,而阴阳两虚型肺结核是最常见的一种症候,相对其他的类型阴阳两虚型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下面就来简单的介绍下,在中医中是如何辩证分析阴阳两虚型肺结核的。

阴阳两虚型肺结核

症状

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喑音哑,潮热盗汗,骨蒸痨热,泄溏便急,痰白沫状或血痰,心悸气短,寡言少欲,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

证候分析

脏腑之间有互相资生、制约的关系,因此在病理情况下,肺脏局部病变也必然会影响其他脏器和整体,故有“其邪展转,乘于五脏”之说,肺痨与脾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脾为肺母,肺虚则耗夺脾气以自养,则脾亦虚,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则肺虚更重,互为因果,终致肺脾同病,见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畏寒、倦怠等症。

肾为肺之子,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子盗母气,阴阳两虚型肺结核致使肺气更为耗竭,而不能滋养于肾,终致肺肾两虚,肾阴亏虚,相火偏亢,扰动精室,则见梦遗,女子则月经不调等肾虚症状。

若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肝火偏旺,上逆侮肺,可见性急善怒,胁肋掣疼等症。如肺虚心火乘克,肾虚水不济火,还可伴见虚烦不寐、盗汗、骨蒸痨热等症。

久延而病重者,可演变发展至肺脾肾三脏同病。或因肺病及肾,肾虚不能纳气,或因脾虚及肾,脾不能化精以资肾,由后天而及先天,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运行,而致气虚血瘀,出现气短、喘急、心悸、唇绀、肢冷、浮肿等症,即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

此证见于肺脾肾三脏俱虚的患者,为气阴耗损发展而成,见于重症肺结核晚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肺结核是先损其阴血,继可导致阴阳具损,并见肺脾肾脏腑功能损害的严重证候。肺结核治疗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肺结核患者一定要树立信心,进行正确的肺结核治疗,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肺结核,防止疾病的发生,肺结核治疗,需要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