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化疗方法有哪些?

肺结核化疗方法有哪些?

1、“标准”化疗与短程化疗 过去常规采用12~18个月疗法,称“标准”化疗,但因疗程过长,许多患者不能完成,疗效受到限制。自利福平 问世后,与其他药物联用,发现6~9个月疗法(短程化疗)与标准化疗效果相同,故目前广泛采用短程化疗,但该方案中要求必须包括两种杀菌药物 ,异烟肼及利福平,具有较强杀菌(对A菌群)及灭菌(对B、C菌群)效果。

2、.间歇用药、两阶段用药 实验表明,结核菌与药物接触数小时后,常延缓数天生长。因此,有规律地每周用药3次(间歇用药),能达到与每 天用药同样的效果。在开始化疗的1~3个月内,每天用药(强化阶段),以后每周3次间歇用药(巩固阶段),其效果与每日用药基本相同,有利于监督 用药,保证完成全程化疗。使用每周3次用药的间歇疗法时,仍应联合用药,每次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剂量可适当加大;但链霉素、对氨基 水杨酸钠、乙硫异烟胺等不良反应较多,每次用药剂量不宜增加(表一)。

表一 常用抗结核药物成人剂量和主要不良反应

药名缩写每日剂量(g)间歇疗法一日一(g)制菌作用机制主要不良反应

异烟肼H,INH0.30.6~0.8DNA合成周围神经炎、偶有肝功能损害

利福平R,RFP0.45~0.6*0.6~0.9mRNA合成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

链霉素S,SM0.75~1.0△0.75~1.0蛋白合成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损害

吡嗪酰胺Z,PZA1.5~2.02~3吡嗪酸抑菌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高尿酸血症、关节痛

乙胺丁醇E,EMB0.75~1.0**1.5~2.0RNA合成视神经炎

对氨基水杨酸钠P,PAS8~12***10~12中间代谢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

丙硫异烟胺1321Th0.5~0.750.5~1.0蛋白合成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

卡那霉素K,KM0.75~1.0△0.75~1.0蛋白合成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损害

卷曲霉素Cp,CPM0.75~1.0△0.75~1.0蛋白合成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损害

注:* 体重<50kg用0.45,≥50kg用0.6;S、Z、Th用量亦按体重调节;* *前2个月25mg/kg,其后减至15mg/kg;* * *每日分2次服用(其它药均 为每日一次);△老年人每次0.75g。

3、督导用药 抗结核用药至少半年,偶需长达一年半,患者常难以坚持。医护人员按时督促用药,加强访视,取得患者合作尤为必要。强化阶 段每日一次用药,即可形成高峰血药浓药浓度,较每日分次用药疗效尤佳,且方便患者,提高患者坚持用药率及完成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