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后的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后的检查

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疾病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就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肺部疾病,此病出现后对患者的伤害极大,只有及时的防治,才会远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出现,在治疗之前我们需要做好此病的检查,该做哪些检查呢。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检查

(一)病史及体格检查

1.病史;COPD患者的病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吸烟史:多有长期大量吸烟史。②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较长期粉尘、烟雾、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接触史。③家庭史:COPD有家庭聚集倾向。④发病年龄及好发季节:COPD多在中年以后发病,症状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常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加重史。随着疾病进展,急性加重变得频繁。COPD后期发生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并可发生肺源性心脏病。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的特点是胸廓前后径增加,肺底下移,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叩诊为过清音,听诊呼气时间延长,呼吸音减弱,肺底可有少量干湿哕音。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可出现发绀,肺部哮鸣音,心动过速,合并肺心病时,可见颈静脉怒张,三尖瓣收缩期杂音,肝肿大和下肢水肿,呼吸衰竭伴膈肌疲劳时可出现胸腹矛盾运动,肺性脑病时可出现神志改变。

(二)辅助检查

1.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其重复性好,对COPD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均有重要意义。气流受限足以FEV1和FEV1/FVC降低来确定的。

(1)FEV1/FVC是COPD的一项敏感指标,可检出轻度气流受限。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是中、重度气流受限的良好指标,它变异性小,易于操作,应作为COPD肺功能检查的基本项目。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2)呼气峰流速(PEF)及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也可作为气流受限的参考指标,但COPD时PEF与FEV1的相关性不够强,PEF有可能低估气流阻塞的程度。气流受限可导致肺过度充气,使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增高,肺活量(VC)减低。TLC增加不及RV增加的程度大,故RV/TLC增高。

(3)肺泡隔破坏及肺毛细血管床丧失可使弥散功能受损,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降低,DLco与肺泡通气量(VA)之比(DLco/VA)比单纯DLco更敏感。

(4)深吸气量(IC)是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IC/TLC是反映肺过度膨胀的指标,它在反映COPD呼吸困难程度,甚至反映COPD生存率上具有意义。

2.胸部x线检查:X线检查对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等)鉴别有重要意义。COPD早期x线胸片可无明显变化,以后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征件改变;主要x线征为肺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胸腔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肺门血管纹理呈残根状,肺野外周血管纹理纤细稀少等,有时可见肺大泡形成。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时,除右心增大的x线征象外,还可有肺动脉圆锥膨隆,肺门血管影扩大及右下肺动脉增宽等。

1.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最好的客观指标,对COPD的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价、疾病的进展、预后及诊疗等均有重要意义。为了帮助患者早期做出诊断,应对凡是有慢性咳嗽、咳痰和危险因素接触史的病人,即使没有呼吸困难,都应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主要指标应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这两种指标的比率(FEV1/FVC)。COPD病人的典型表现是FEVl和FVC均下降。使用支气管扩张药后,FEV1<80%的预计值且FEVl/FVC<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支气管扩张试验对诊断和预后、治疗有如下价值:①有利于鉴别COPD与支气管哮喘。②可获知患者能达到最佳肺功能检查状态。③与预后有更好的相关性。④可预测患者对支气管扩张药和吸入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

2.胸部x线检查x线检查对确定肺部并发症以及与其他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鉴别有重要意义。早期COPD胸部X线检查可无明显变化。以后可出现肺纹理增加、紊乱等非特征性改变,主要x线征表现为肺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胸腔前后经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加,横膈位置降低,心脏悬垂狭长,肺门血管纹理呈残根状,肺野外周血管纹理纤细稀少等,有时可见肺大疱形成。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者,除有右心增大的X线征象外,还可有肺动脉圆锥膨隆,肺门血管影扩大及右下肺动脉增宽等表现。

3.胸部CT检查高分辨率CT在诊断有疑问时有助于鉴别诊断,同时高分辨率CT对辨别小叶中央型或全小叶型肺气肿及确定肺大疱的大小和数量,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预计肺大疱切除或外科减容手术等的效果有一定的价值。

4.血气检查血气检查对晚期患者十分重要。FEV1<40%预计值者、具有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临床征象者,均应做血气检查。首先表现为轻、中度低氧血症,随着疾病的进展,低氧血症逐渐加重,并出现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呼吸空气的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8.0kPa),伴或不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增高[≥50mmHg(6.67kPa)]。I型呼衰PaO2<60mmHg(8.0kPa),PaCO2正常。Ⅱ型呼衰.Pao2<60mmHg(8.0kPa),Pao2≥50mmHg(6.67kPa)。

5.其他化验检查 当出现低氧血症,即PaO2<55mmHg(7.33kPa)时,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可增高,血细胞比容>55%可诊断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当并发感染时,痰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白细胞,痰培养可检出各种病原菌,常见者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

鉴别诊断

(1)哮喘:哮喘同COPD鉴别有时存在一定困难。哮喘常在儿童期发病,每天的症状变化大,夜间或凌晨症状明显,常伴有过敏体质,过敏性鼻炎和(或)湿疹,部分有哮喘家族史,主要为可逆性气流受限。而COPD多于中年后起病,症状缓慢进行,逐渐加重,多有长期吸烟史或有害气体,颗粒等接触史,活动后气促明显,主要为不可逆性气流受限。必要时可做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扩张试验和(或)PEF昼夜变异率来进行鉴别,在少部分患者中,两种疾病可重叠存在。

(2)支气管扩张症:具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的特点,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湿口罗音为主,多固定在一侧的下肺,可有杵状指(趾),X线多见肺纹理粗乱,支气管造影或肺CT可以鉴别。

(3)肺结核:各种年龄均可发病,多有局部症状或结核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胸部X线表现为肺部浸润或结节样病灶,痰结核菌检查阳性可确诊。

(4)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青年起病,多为非吸烟患者,可能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或烟雾接触史,主要是小气管腔内肉芽组织阻塞造成的疾病,肺功能多为限制性改变。肺CT及肺活检病理有助于确诊。

(5)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有阻塞性损害,发病率为11.1/10万,男女之比为1.4: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同吸烟无密切关系,几乎均有慢性鼻窦炎,X线胸片和高分辨CT显示弥漫性小叶中心性的小结节影和肺过度充气。

(6)充血性心力衰竭: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脏病史,双肺底可闻及湿哕音,胸部x线显示心脏扩大、肺水肿;肺功能检查提示容量受限,无气流受限。

(7)自发性气胸突发胸痛、干咳和进行性气短,患侧胸部隆起,肋间隙宽,叩之呈鼓音。X线检查有肺压缩影。

(8)巨大肺大泡发病缓慢,呼吸困难,叩诊肺局部呈鼓音,x线检查肺野内可见壁薄的巨大透光区。

不管什么疾病出现后的检查是很重要的,只有正确的做好检查工作,才能准确的判断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上的知识就是此病出现后的检查项目了,大家一定要了解透彻,在日常生活中展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才能避免更多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