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扩张的病理生理变化

小儿支气管扩张的病理生理变化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肺、支气管化脓性疾病。是由于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使粘液脓性分泌物滞留,引起支气管壁感染,管壁肌层和弹力纤维组织破坏,代以纤维结缔组织,致支气管壁僵化和管腔扩张,这种病理改变不可恢复。症状常起自小儿时期,主要表现为经常发热、咳嗽、多痰、甚至咯血。近年由于加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以及抗生素的及时应用,发病率已有所减少,症状也较过去为轻。

小儿支气管扩张的流行病学

在儿童并非少见,但因早期症状较轻,易被忽略,晚期又易误诊为支气管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而且支气管造影这一确诊的手段在小儿做的较少,特别是对那些症状较轻者,因此真正的发病数难以确切得知。北京儿童医院1955~1980 年住院患儿32 万多人中有128 人为支气管扩张,只占住院病儿的0.4%。近年来小儿支气管扩张似较过去有所减少,如1961~1970 年10 年收治76 例约占0.6%,而1971~1980年减为32 例约占0.3%,其原因可能是:

1、容易引起支气管扩张的麻疹及百日咳较过去大为减少。

2、由于有效抗生素不断出现,使细菌性肺炎疗效大为提高。

3、小儿肺结核患病率逐年降低。

4、对肺不张及其他肺部损害的治疗较前改进。

小儿支气管扩张病因

支气管扩张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大类:

1、先天性支气管扩张:较少见,可因支气管软骨发育缺陷所致,见于婴儿;或由于气管支气管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缺陷引起巨大气管支气管,见于年长儿。

2、后天性支气管扩张:常见于麻疹、百日咳、毛细支气管炎及重症肺炎,尤以腺病毒21 型、7 型及

3 型所致严重肺炎时较为多见。哮喘病亦系常见,由此类病因所致者多为双侧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如果由于异物堵塞,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或肿瘤压迫所致,以及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长期存在所致支气管扩张,多为局限性。

病理生理变化

以感染及支气管阻塞为两个根本致病因素,二者互相助长。由于支气管阻塞,腔内淤滞的分泌物对于受炎症影响而损伤软化的支气管壁予以压力,日久即造成阻塞,远端支气管扩张。同时,感染引起剧烈咳嗽,使支气管内压升高,亦可促进支气管扩张。此外,肺实变或肺不张存在日久,肺组织纤维化及瘢痕收缩,以致支气管受牵拉、扭曲和移位,也是促成支气管扩张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