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殖 > 女性不孕 > 子宫性不孕

子宫病变与习惯性流产

子宫病变与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连续两次或以上自然流产的一种病理状态。多数习惯性流产是由于胚胎染色体异常或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然而,一部分习惯性流产患者是由于子宫病变所致。

  子宫病变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是较常见的一种。双侧管腔融合不全或融合后的纵隔未吸收或吸收不全都可能导致子宫畸形,不同程度的畸形会影响到孕卵的着床并造成早期流产。其他的畸形包括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和双子宫等,都可引起孕卵着床异常,影响胎盘、胎儿的发育而致流产。

  宫腔粘连是粘连瘢痕形成所导致的,多次人工流产术、过度刮宫、宫腔手术及妊娠物滞留均可引起宫腔粘连。宫腔粘连患者中约14%发生流产。由于粘连的缩小和宫腔的变形以及子宫内膜面积减少、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受损,使得影响到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导致流产。

  肌瘤也是一种子宫病变,与流产的关系取决于肌瘤的类型、部位、大小以及有无继发改变等。粘膜下肌瘤会使宫腔变形,内膜表面常形成浅溃疡,影响孕卵着床和发育,肌瘤的梗阻作用使内膜和肌层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减少,不利于胚胎发育。此外,肌瘤的局部压迫会使得宫腔变形及退行性变,进而引起子宫收缩而致流产。

  子宫颈功能不全是指宫颈内口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早产及中、晚期重复性流产,反复流产者发生率为8%~15%。宫颈机能不全可以分为三类,即先天性、后天性、生理性宫颈功能不全。先天性宫颈功能不全大约有1/3的患者是先天因素所致,常伴有苗勒氏管发育异常。后天性宫颈功能不全多由人流时粗暴的宫口扩张术、宫颈锥形切除术等人工操作所引起。生理性宫颈功能不全有学者认为宫颈内口在妊娠期起功能性括约肌作用,亚临床的子宫收缩或低张性宫颈内口的患者其宫颈内口括约肌作用减弱。

  对于习惯性流产患者,应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及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可用B超、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无上述条件的可用探针或扩宫术诊断较重度的粘连或纵隔畸形。子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可以根据病史、宫颈触诊、Foley导管牵拉试验进行。

  在治疗方面,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可考虑行宫腔成形术及各种辅助技术;宫腔粘连可行宫腔成形术,而子宫肌瘤和子宫颈功能不全则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手术或保守治疗。总之,及早发现并治疗子宫病变,有助于减少习惯性流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