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殖 > 女性不孕 > 子宫性不孕

初潮过晚 可能是幼稚型子宫

初潮过晚 可能是幼稚型子宫

  21岁的陆小姐,19岁时才初潮,但是例假一直不正常,经常三四个月才来一次,痛经也很严重,而且每次经血量非常少,原先以为这种情况是刚来例假时才会出现,一段时间后会自然转好。可两年过去了,情况仍未见好转,眼见着就要进入婚育年龄的陆小姐着急了。陆小姐在母亲的陪同下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只有5岁左右的小女孩那么大,就是常说的“幼稚子宫”。

  据了解,子宫发育不良又称“幼稚子宫”,一般指青春期后子宫仍小于正常,俗称“子宫小”,月经迟潮伴月经稀少、痛经甚至月经不调,常常是子宫发育不良的重要临床表现。

  子宫发育不良的类型包括青春型和幼儿型。青春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宫腔与颈管长比例为1:1,或宫腔容积小于5ml。幼儿型则是宫腔与颈管长度比例为1:2,大多是由于内分泌功能不足所致。

  子宫发育不良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功能不良引起的,特别是卵巢功能障碍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宫的正常发育需要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联合作用,如果这两种激素分泌障碍,就会妨碍子宫的正常发育。通过了解子宫的大小,还可以初步判断其他内分泌系统是否正常,如脑垂体、下丘脑、卵巢等器官是否有问题,是否存在排卵障碍,以及是否具备生育的基本条件。

  诊断子宫发育不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病史:由于子宫颈体比例失常,宫颈外口小,宫体呈极度前屈或后屈,患者常有痛经、月经过少、闭经或不孕等病史。

  2.妇科检查:子宫小于正常大小,宫颈细长,颈口狭窄,宫体与宫颈的比例为1:1或1:2。

  3.B超:可以测量子宫的长、宽、厚度,进一步确诊。

  4.性激素测定:通过放射免疫法或酶标法测定FSH、LH、E2、P及T值,可以判断患者的内分泌情况。

  正常情况下,女性发育成熟后,子宫应该具备生育能力。但如果脑垂体、下丘脑、卵巢等器官发生“故障”,子宫的发育就会迟缓,同时其他第二性征也会受到影响,直接导致无法生育。

  专家提醒,女性到了性发育期的年龄,如果月经迟迟不来或月经量很少,同时乳房没有明显的发育,阴毛稀少,这种情况应引起警惕,可以通过B超等手段进行检查。另外,子宫发育不良并非在任何年龄阶段都能治疗。在发育期,一些特定的药物对于促进子宫发育是有效的。而对于非发育期的患者来说,药物无法帮助子宫生长,所以很难再让子宫发育,这就存在着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总之,初潮过晚可能是幼稚型子宫的一种表现。对于青春期后月经迟迟不来、月经稀少、痛经或月经不调的女性,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了解子宫发育情况以及内分泌功能是否正常。早期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改善子宫发育不良的症状,提高生育能力。

  (本文参考了39健康网的一篇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