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发病后有哪些检查方法

宫颈癌发病后有哪些检查方法

在身体发病的时候,有些患者的发病极不明显或者极易和其他疾病症状发生混淆,如宫颈癌就是这样的疾病,患者发生后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时可发生阴道出血,但光凭这些简单症状是不足以确诊的。那么,宫颈癌发病后有哪些检查方法呢?

任何疾病的诊断方法都不可能只有一种,诊断宫颈癌当然不能依靠单一的方法。一般都是多种方法进行判断。常用的就是碘试验:正常宫颈和阴道鳞状上皮含丰富糖原,可被碘液染为棕色,而宫颈糜烂、异常鳞状上皮区(包括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均无糖原存在,不会被染色。这是主要的宫颈癌的检查方法。

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为Ⅲ~Ⅳ级,但宫颈活检为阴性者,进行宫颈癌的检查应取多处组织进行切片病理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这种宫颈癌的检查方法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因存有5%-10%的假阴性率,因此患者要定期检查。

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不能直接确诊是否患有癌症,但可协助活检进行宫颈癌的检查。据统计,在阴道镜协助下取活检,早期宫颈癌诊断率高达98%左右。宫颈锥形切除术:活体组织检查不能肯定有无浸润癌时,可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确诊宫颈癌后,根据具体情况,宫颈癌的检查还可进行淋巴造影、膀胱镜、直肠镜等检查。

最后,专家指出,宫颈癌的治疗分为好几个阶段,而在初始的治疗阶段,是不适宜进行手术的,因为在初始阶段,治疗这个疾病最主要的一环,是控制宫颈癌病情的加重,避免其蔓延到其他区域,等到病情稳定了以后,就可以对患者施行手术治疗了。使用放射疗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宫颈癌患者采用放射疗法的效果怎么样

阴道冲洗对放疗起到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疗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使阴道局部充血、粘连等放疗副反应基本消失。

中、晚期宫颈癌,均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及阴道排液,随着癌组织破溃可产生浆液性分泌物,晚期癌组织脱落坏死继发感染,则出现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在放疗期间,当放疗量达50CGY~60CGY(CGY是放射治疗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时即可出现局部黏膜的充血、水肿,随着放射量逐渐增大,多易合并细菌感染伴脓性分泌物,尤其在腔内照射前,若冲洗不及时,易引起感染,影响宫颈癌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采取及时正确的阴道冲洗,对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碘伏作为一种广谱、高效、无毒的新型消毒剂,性能稳定,使用方便,能缓慢持久释放有效碘,达到持续较长时间的杀菌作用。碘在溶液中逐渐释放,可氧化细胞浆的活性基因,作用强而快,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并能迅速减少创面的脓性分泌物,防止继发感染。0.025%碘伏溶液冲洗阴道,既可利用物理作用冲洗去除血、脓液和坏死脱落物,又可用其化学作用杀灭和控制细菌感染。往往冲洗1次后就可祛除臭味,5次后白带明显减少。

以上这些都是女性在发生宫颈癌后所常用的检查方法,大家在看后一定要积极的有所掌握,在平时生活中,女性朋友一定要制定好定期的体检计划,在平时避免不洁的性交,多积极的参加户外锻炼等,使之把握生活每个细节去预防宫颈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