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外阴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婴幼儿外阴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婴幼儿外阴炎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临床上多由母亲发现婴幼儿内裤上有脓性分泌物而就诊。部分患儿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急、尿频、尿痛。有的有小阴唇粘连,排尿时尿流变细或分道。检查可见外阴、阴蒂、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小阴唇粘连的地方较薄、透亮,有脓性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病变严重者,外阴表面可见溃疡,小阴唇可发生粘连,粘连的小阴唇有时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粘连的上、下方可各有一裂隙,尿自裂隙排出,有时临床误诊为生殖器畸形。

1.婴幼儿解剖特点 幼女外阴发育差,细菌容易入侵。

2.婴幼儿的阴道环境与成人不同 新生儿出生数小时后,阴道内即可检测出细菌,由于受母亲及胎盘雌激素的影响,阴道上皮内富含糖原,阴道pH 值低,为4~4.5。此时,阴道内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出生后2~3 周,雌激素水平下降,pH 值上升至6~8,易受其他细菌感染。

3.婴幼儿卫生习惯不良 外阴不洁、大便污染、外阴损伤或蛲虫感染均可引起炎症。

4.阴道误放异物婴幼儿好奇,在阴道内放置橡皮、纽扣、果核、发夹等异物,造成继发感染。婴幼儿外阴发育差,不能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前庭,病原体容易侵入。常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杆菌及葡萄球菌、链球菌。此外,淋病奈瑟菌、滴虫、假丝酵母菌也为常见病原体。尤以大肠埃希杆菌为最多,约占80%。新生儿生后2周内阴道分泌物呈酸性,pH 值约为5.5。此后由母体进入的雌激素排泄殆尽,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上皮逐渐变薄,糖原减少。分泌物多为碱性或中性,阴道内pH 值上升,乳酸杆菌不再为阴道优势菌,导致抵抗力下降。婴幼儿本身抗感染能力较差,加上护理时的不良卫生习惯,外阴不洁、直接为大便污染、蛲虫等引起外阴瘙痒、抓伤表皮、黏膜以及阴道异物,使细菌侵入而发生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