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要如何预防子宫脱垂呢

产妇要如何预防子宫脱垂呢

子宫脱垂的出现,给新做上妈妈的女性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特别是在产妇身上发生的几率较高,自然分娩的时候如果用力不当,就容易导致子宫组织撕裂,同样也是诱发子宫脱垂的一项关键因素,那么,产妇要如何预防子宫脱垂呢?

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子宫颈在坐骨棘水平以上。这个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宫的韧带来支持的。如果这些组织发生了损伤或过度松弛,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这就是所谓的子宫脱垂。

分娩时用力不当,例如有的产妇子宫口尚未开全,即过早屏气、使劲,分娩时未能很好保护会阴,产后又未能及时修复,导致子宫的支持组织松弛或撕裂,产后经常仰卧;产后过早活动,尤其是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提拉重物,长时间蹲位、立位等等,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引起产后子宫脱垂,影响产妇的子宫健康。

子宫复原靠收缩

子宫恢复靠收缩,但子宫收缩靠什么呢?靠自然机制。也就是生产发动之后,子宫就不断地收缩,排空了再排空,让子宫腔不会有空隙。我们传统上教导产妇按摩子宫,使用子宫收缩剂,或是中医使用生化汤,都是辅助的角色。其目的还是引导子宫不断地收缩,直到没有出血且子宫腔保持净空为止。

女子宫收缩不良会有大出血的危险

当子宫内尚有血块或是残留有胎盘时,子宫会先被血块填塞;然后,子宫平滑肌就会停止收缩,这时候就是所谓的子宫收缩不良,会有大量出血的危险(血崩)。

子宫脱垂会引发的危害如下

1、子宫脱垂可导致痛经:宫后位的形状,犹如一把茶壶,宫颈管好比茶壶嘴,子宫体好比茶壶体。作为茶壶嘴的宫颈,其位置高于作为壶体的子宫腔,位于宫腔内的月经血难以从\"壶底\"经宫颈管排出。要想将\"壶中\"的经血排出,只有加强子宫收缩,尽量压缩宫腔容积才能逼出经血。因此,子宫后位的女性常会因子宫肌的痉挛性收缩而产生痛经。

2、子宫脱垂可导致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子宫向后倾倒,常可引起卵巢输卵管向后下方下垂。卵巢输卵管位置的变异,可引起盆腔静脉扭曲,血流不畅,产生盆腔静脉淤血症,导致月经过多,并可出现腹部坠胀、腰酸背痛,有的女性还可发生性交痛等症状。

3、子宫脱垂可导致不孕:由于子宫后位可牵引宫颈向前上方翘,宫颈指向阴道前壁,使宫颈外口显着高出于后穹窿的*池,使*池内的精子无法顺利进入宫颈管,受孕当然难以实现。

4、子宫脱垂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期常需加强子宫收缩,才能迫使经血经宫颈管排出体外。宫缩加强,必然引起宫腔内的压力增加。在高压作用下,部分月经血有可能经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温馨提示,女性在自然分娩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伤害子宫的现象,为避免子宫脱垂疾病的发生的越来越严重,必须及时得多注意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避免子宫脱垂之后,肌肉的组织会没有办法恢复到原来的弹性,就必须抓住最佳的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