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妇科疾病会引起月经紊乱?

哪些妇科疾病会引起月经紊乱?

据医学上讲,任何一种妇科疾病都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其中月经量过多或过少最为常见,那医学对“月经紊乱”是怎么定义的呢?把女性经血量过多或过少,月经周期太长或太短,周期不规则等现象都称为“月经紊乱”,哪些疾病会产生月经紊乱?

经血过多可能是器官性疾病或功能失调所致

首先,经血过多可能是器官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引致的,包括罹患血友病、血小板缺乏、紫癜、脾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硬化等,这些病症都会造成经血过多,甚至引起贫血;

还有生殖道疾病,当生殖道持续有出血现象时。应排除怀孕造成的流产出血,其次要考虑是否罹患子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特别是年龄大于35岁的已婚女性更应提高警惕。

在良性肿瘤方面,如:子宫肌瘤、子宫颈或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体肌瘤,也是已婚女性经血过多的常见原因。此外,异物、避孕器及生殖道疾病引发的炎症,也会造成女性经血过多。

二是功能失调所致。功能失调性经血过多是指因激素分泌失调所导致的出血,有排卵型及无排卵型功能失调子宫出血两种。前者大都发生在生育期,原因是黄体期子宫内膜不规则剥落出血,后者常发生在月经刚来2—3年与更年期,原因是子宫内膜长期在雌激素的刺激下持续增生,造成血管得不到养分供应而剥落。

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且经期为4-7天,经血量平均约35毫升。如果经血量多于80毫升,称为经血过多;如果经血量少于20毫升称为经血过少。月经周期长短因人而异,从20~40天均属正常范围,而且每个女性月经日期均有其自身规律性。

经血量过多或过少都属于“乱经”的现象之一,除了子宫肌瘤、息肉等病理因素外,生活紧张、过度劳累、不当减肥、心理压力大及失眠都会导致这些症状的出现。因此,维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取绿色蔬果、不抽烟酗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轻松愉快的心情,是避免量异常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