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眼在临床的表现症状

斜视眼在临床的表现症状

近几年随着患上斜视这种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对这种疾病也越来越重视,都想要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表现,以便能够对孩子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现在我们就请教一下专家,斜视眼在临床的表现症状都有哪些?

1.内斜视

眼位向内偏斜。在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儿童,患儿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

2.外斜视

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恒定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分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尔在阳光下或疲劳走神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儿童还表现为,在强烈的太阳光常会闭一只眼睛。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

3.上、下斜视

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比内斜视和外斜视少见,上下斜视常伴有头部歪斜,即代偿头位。

那么斜视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

病因1.调节学说

眼的调节作用与眼的集合作用是互相联系的,一定的调节带来相应的集合。常常由于调节集合反射过强,其内直肌的作用有超出外直肌的趋向,而形成共同性内斜视。近视眼看近目标时少用或不用调节,集合力同时减弱,因此其内直肌的张力减低,有时就形成了共同性外斜视。

2.双眼反射学说

双眼单视是条件反射,是依靠融合功能来完成,是后天获得的。如果在这个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两眼视力不同,一眼视力受到明显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妨碍了双眼单视的功能,就会产生一种眼位分离状态,即斜视。

3.解剖学说

某一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眼外肌附着点异常,眼眶的发育、眶内筋膜结构的异常等,均可导致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视。

4.遗传学说

临床上常见在同一家族中有许多人患有共同性斜视,斜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斜视儿童常常有以下几种表现:阳光下喜欢眯起一只眼睛,是因为想排除偏斜眼引起的视力干扰;看东西时面部位置不正常,向左偏或向右偏,下颌内收或上抬,头向左肩偏斜或向右肩偏斜。患儿用这些头面部的改变来减少由于斜视引起的复视。

长时间头面部位置的异常会形成斜颈、脊柱侧弯、面部发育不一致。每个父母都要留意观察子女的眼睛有无偏斜及斜颈。斜颈是斜视的一种表现,当然斜颈除了与斜视有关之外,还与颈部的肌肉发育不正常有关。

因此发现孩子常歪着脖子时就需要带到医院眼科和外科进行检查,其中大部分斜颈由眼病引起。

斜视眼的临床表现上一般可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内外斜视这3种,家长在带孩子进行治疗时,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发病症状,并在日常中对诱发这种疾病的因素做好防治措施,这样才能保证为孩子做到对症治疗,使孩子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