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泪囊炎 > 泪囊炎常识

泪囊炎疾病的相关类型

泪囊炎疾病的相关类型

泪囊炎是极为复杂的一种眼病了,会有较多的人会遇到泪囊炎疾病,给眼睛的健康带来了相当严重的伤害,为此我们应当提防此病的出现,特别是要清楚的了解这种疾病的类型才可以,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泪囊炎的类型有哪些呢。

泪囊炎的类型:

(1)卡他性泪囊炎(catarrhal dacryocystitis):表现为泪溢,与单纯泪道阻塞相似,伴有内眦性结膜充血和刺激症状,冲洗泪道有黏液分泌物回流,有时可部分通畅。

(2)黏液囊肿(mucocele):泪囊壁失去张力而扩张,分泌物在泪囊内积聚形成囊肿。在内眦韧带下方一有波动的突起,挤压时有胶冻样透明或乳白色的分泌物从泪小管回流或压入鼻腔。一旦因为炎症上、下泪小管闭塞,囊肿将继续扩张,在皮下形成相当大的略呈蓝色的囊性肿块,但不与皮肤粘连。ct扫描显示泪囊区为一囊性占位病变,中低密度,因内侧为骨性结构病变多向眶内突出。

(3)慢性化脓性泪囊炎(chronic suppurative dacryocystitis):是滞留在泪囊内的分泌物积聚,合并细菌繁殖引起泪囊壁炎症。分泌物初为黏液性,以后变成脓性,压迫泪囊区时有黄色黏稠脓液回流,且经常排入结膜囊,成为感染源。慢性泪囊炎可由急性泪囊炎演变而来,也可以反复急性发作。慢性泪囊炎的囊壁由于慢性炎症而增厚,加之脓液积聚,囊壁扩张,形成类似黏液囊肿的化脓性囊肿。脓性分泌物排入结膜囊,引起结膜炎和湿疹性睑缘炎。

泪囊炎的治疗办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局部可滴用各种抗生素眼液,3~4 次/d,滴药前挤压排空泪囊内分泌物,药液才能被吸入泪囊;全身用磺胺或抗生素,经一段时间的治疗,脓性分泌物可以消失,但不能解除阻塞和潴留,这只能作为手术前的准备。

2.泪道冲洗:泪道冲洗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清除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加强药物疗效。冲洗时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泪囊,脓液冲洗干净后,再注入0.3~0.5ml 抗生素。采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溶纤维素混合液冲洗,其作用可以抗感染、抗炎、软化粘连,对于早期尚无固定形瘢痕的阻塞可以有较好的疗效。泪道扩探术,如果经过上述治疗,冲洗无脓性分泌物后,可试行扩探术。同时鼻内滴用抗生素和麻黄碱液,对于膜性阻塞或纤维蛋白性阻塞,可望获效。探通2~3 次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3.泪囊摘除术: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脓性泪囊病灶。很早就有人施行过泪囊切除术,以后极为普遍。直至20 世纪初,泪囊鼻腔吻合术逐步发展完善,慢性泪囊炎一般都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但在泪囊结核、泪囊肿瘤疑为恶性者或严重角膜溃疡、急性青光眼、眼球外伤等继续进行内眼手术时,仍有做泪囊摘除术的必要。手术时应将泪囊完整分离,特别注意将泪囊底部、泪囊与泪总(小)管连接部和泪囊下端切除干净。鼻泪管全长直至鼻腔要刮除黏膜。一旦有病变的黏膜遗留,还会复发、化脓或形成瘘管。泪囊摘除后,不再有脓液排入结膜囊,刺激减少,流泪症状大为减轻,病人经过数周即可习惯,故仍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手术。有学者为了在皮肤不留瘢痕,把切口作在内眦皮肤与黏膜交界处,从上泪点到下泪点切开,但暴露手术野稍窄,操作比较困难。

综合认识相关的内容之后,大家了解到了泪囊炎的类型是什么了,泪囊炎会影响到很多孩子的眼部健康,让妈妈们特别的不安,希望各位家长可以将此病的类型了解清楚,尤其是应当在孩子的身边进行泪囊炎的预防工作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