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白内障 > 白内障治疗

白内障通常都有哪些治疗误区呢

白内障通常都有哪些治疗误区呢

越来越多的人们只是比较清楚白内障,是一项眼科类疾病症状,但是对于白内障的治疗方式以及护理方法都不是很清楚,往往在治疗的时候会走进误区,白内障和老花眼疾病的出现,虽然在看物体的时候,都容易发生同样的现象,但这两种疾病是完全不同类型的眼科的症状,那么,白内障通常都有哪些治疗误区呢?

一:在治疗时机上认识有误。有些人认为只有等白内障成熟了,即完全看不见了才能手术,这是过时的看法,随着超声及激光技术应用,只要视力低于正常,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就可以手术,而且这时手术切口小,痛苦小,恢复快,术后效果好。

二:年龄大没必要做手术。有些人认为年龄太大没有必要做手术了,其实白内障手术已经突破了年龄的限制,老到103岁的老人,小到仅3个月的孩子,因为手术点上一滴眼药水就可麻醉,基本无痛苦,多数老人都能承受,所以没必要让老人在黑暗中度过晚年。

三:患有其它疾病能否手术。其实老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较多,只要经内科控制血压、心功能、血糖等在相对正常范围内,完全可以进行手术。

四:放不下人工晶体的问题。白内障手术摘除了浑浊的晶状体,人眼成为高度远视眼,象相机少了镜头,植入人工晶体可以替代原来的晶状体,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就能恢复清晰的视觉了。

白内障有哪些并发疾病呢?

(1)对于切口渗漏引起的浅前房多主张重新缝合切口;如果程度较轻,可通过加压包扎术眼,有时浅前房可以恢复。如果脉络膜脱离伴有切口渗漏时应重新缝合切口,形成前房;如果脉络膜脱离范围较大,脱离区后巩膜切开引流可加速眼压的恢复和脉络膜脱离复位;如脱离范围较小,无明显的切口渗漏,可加强抗炎,加压包扎数天后脱离多能逐渐消失。在瞳孔阻滞的早期可用强的散瞳剂、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或全身用高渗剂。然而,最根本的措施是重新沟通前后房的交通,虹膜切开术可达到此目的,YAG激光进行周边虹膜切开则更为简便。

(2)由于角膜内皮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了持续性角膜水肿,角膜光学性恢复有赖于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于不便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局部可通过高渗剂、配软性接触镜或去除病变区的上皮细胞层后用结膜瓣遮盖来缓解症状。术中应避免器械和人工晶体接触角膜内皮,使用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避免长时间冲洗前房;术后尽快处理玻璃体及其他组织与角膜内皮的接触,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的发生。

(3)少量前房积血一般数天内自然吸收,积血充满前房伴高眼压则应立即进行前房冲洗。玻璃体积血少量时多能吸收,大量时应进行后段玻璃体切除术。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疗效果不好,预后较差,一经诊断,应立即切除病变区切口附近的深层巩膜,并冷冻受累区角膜后面的增生上皮组织,切除受累的虹膜,冷冻或切除受累的睫状体,为确保玻璃体不与角膜粘连还应进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后的葡萄膜炎一般应用皮质类固醇、前列腺素抑制剂及散瞳剂等药物多能控制,但需要同时寻找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4)白内障术后一旦怀疑眼内炎,应立即抽吸房水及玻璃体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受累的玻璃体,并向玻璃体腔、静脉和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术后青光眼的治疗应局部和全身进行降压处理的同时进行病因治疗。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保守治疗无效时一般均采取手术复位,必要时将人工晶状体取出或更换人工晶状体。YA G激光囊膜切开术是治疗后囊膜混浊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如已植入人工晶体,激光切开时应避免损伤人工晶体;此外,也可用穿刺刀从睫状体平坦部进入眼内,将混浊及增厚的中央部后囊膜切开。对视网膜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可应用消炎痛、皮质类固醇。而视网膜脱离者当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白内障作为眼科类疾病当中比较严重的症状,给患者带来的日常生活已经危害非常多,如果患者们还不能够抓住治疗时机,任由疾病不断的加重,不仅会增添治疗难度,甚至会诱发出一些其他的病症,使患者情况更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