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眼科新闻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病因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病因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病因大部分都是类似的,也就是说外力造成的,区别在于患者的受伤程度之上,有些人伤害并不严重,仅需要在眼眶骨折 部位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并发了眼球内陷的并发症的话,还需要进一步接受整形手术的治疗,了解病因后有助于对症治疗,但是手术的方法要进一步讨论!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病因

1、发病原因:病因几乎均由外界暴力引起。

2、发病机制:爆裂性眼眶骨折形成的机制,一般认为与眶内流体压力突然增高有关,当致伤物直径大于5.0cm时(即大于眶径),致伤力作用于眼眶软组织可以使 眶内流体压力突然增高,凭借液压传导,波及眶骨,使眶壁最薄弱处发生骨折,眶内侧壁(0.2~0.4mm)和底壁(0.5~1.0mm)最薄。

因此是爆裂性眼眶骨折的好发部位,并使眶内软组织嵌顿于骨折处或陷入鼻窦腔,眼球周围有脂肪保护,一般不会发生眼球破裂,Smith等进行尸体损伤性试验证 实了这种骨折发生机制,并把这种单纯眼眶壁骨折而不合并眶缘凹陷性骨折者称为液压性骨折(hydraulic fracture)。

另外一 种认为与外力直接作用于眶缘有关,致伤力作用眶下缘,将骨质眶底和骨膜推向后方,导致眶底线状骨折和骨膜撕裂,软组织被挤入上颌窦,当致伤力停止时,骨折 眶底迅速复位,而软组织恢复较慢,所以常被嵌于骨折处,如果外界来的致伤力大,在眶底发生线状骨折后,使骨折线前方骨片的后缘把骨折线后方骨片的前缘继续 向后推压,造成重叠性多块骨折片,这种骨折在致伤力作用消失后,骨折仍不能复位,可引起眶内和眶周组织水肿,眶内流体压力增高,挤压眶内容物,在和重力的 双重作用下,眶内软组织被挤入骨折区,甚至陷入上颌窦发生嵌顿。

通过动物模型的建立研究眼眶骨折眼球内陷发生机制,结果表明眼球内陷的原因有以下4点:

1.眶底和眶内壁裂开,外移,骨性眶腔容积扩大,是眼球内陷的主要原因。

2.骨壁破裂,眶内软组织疝入上颌窦和筛窦内,眶内软组织容量减少。

3.肌锥内脂肪和组织萎缩。

4.眼外肌和软组织损伤形成瘢痕和瘢痕挛缩。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手术治疗

大多数眼眶爆裂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外伤后 2-3 周内施行的手术为早期手术,4 周以后为晚期手术,推荐早期手术治疗。早期手术的优点: 可使嵌顿、疝出的软组织和眼外肌尽早松解,避免和减轻组织的肿胀、粘连、缺血、瘢痕形成和坏死萎缩;可将眶底骨折时受压迫的眶下神经松解减压,有利于眶下 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的恢复。儿童眼眶爆裂性骨折应尽早施行被动牵拉试验,松解拉出嵌顿在骨折处的下直肌和(或)脂肪筋膜等软组织;如果牵拉试验后仍有软组 织嵌顿和眼球运动受限,则应尽早手术。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病因虽然都很相似,但是具体的手术细节还是有区别的,总体 原则是要先了解患者的眼部具体状况、然后确定手术的个性化方案,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趁早手术,整形手术的话,有可能需要填充物质填充,此时才能够改 善原本内陷的情况,并且注意关注眼睛视力是否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