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老视 > 老视常识

近视患者可以采取哪些治疗方法

近视患者可以采取哪些治疗方法

 当近视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时,近视的治疗方法也尤其显得重要。就目前近视的治疗手段来看,佩戴眼镜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除此之外,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激光手术也成了不少患者的首要选择。那么具体来说近视可以怎样治疗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配戴眼镜

在近视眼的眼前放置一适当凹透镜,平行光束通过后被分散入眼,焦点因此后移,正落在视网膜上,可获得清晰的远视力。矫正近视凹透镜片度数的选择原则是,在获得正常视力(1.0~1.2)或最满意的视力(即矫正不到1.0时的最佳视力)的几个凹透镜片中选其中度数最小的作为该眼的矫正度数。

要解决以上争论,最好的方法是实地调查戴镜对近视眼发展的影响。上海市近视眼戴镜问题协作组对中学生戴镜与不戴镜的近视眼者进行了为期14~25个月的比较观察,发现戴镜与否并不影响近视眼的发展。戴镜者近视进展似略快,但与不戴镜者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从总体上看,既不能证明戴镜能使近视眼发展变慢,也未发现戴镜会促使近视眼加重。戴镜的主要作用应是矫正远视力,便利工作、学习和生活。至于戴镜是否可能对不同类型近视眼的发展有不同影响,则还有待观察。

正确适当度数的凹透镜除提高视力外,可恢复调节与集合的平衡,缓解视疲劳,预防或矫正斜视或弱视,减低屈光参差,有利建立与发展双眼同视功能,近视散光者戴镜矫正有可能阻止屈光度加深。因此,一般肯定并建议配镜,要求准确、合适,不可马虎选购。凡有屈光参差、弱视、明显散光及视疲劳症状者,最好经常戴镜。

2.手术治疗

近视眼的手术治疗近年来已在国内外普遍应用。手术种类较多,可分为:

(1)角膜手术 包括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放射性角膜切开术以及较少用的自动板层成形术、角膜环放置术、表面角膜移植术、角膜镜片术等。此类手术一般用于近视眼已停止进行者。手术能通过改变角膜的曲度,矫正近视性屈光不正,但对病理性近视眼的眼底变化及各种并发症并无作用。

(2)晶状体及人工晶状体手术 对高度近视眼作透明晶状体摘出术以矫正屈光不正已有较久历史,但需注意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的可能。近年应用超声乳化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较好。也有人对透明晶状体的高度近视眼者在晶状体前放置前房型或后房型的人工晶状体,以矫正屈光不正,也取得了一定的矫正效果。本法矫正屈光不正的能力较强,对于12D以上的高度近视,角膜较薄,估计用角膜屈光手术不易矫正者可能更为适用。此类手术可能有一定的并发症,对其确切效果和评价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对适应证也应严格掌握。

(3)巩膜后部加固术 对进行性的病理性近视眼用阔筋膜、异体巩膜条带、硬脑膜或硅胶海绵等绕过眼球后极作巩膜后部加固,希望能防止近视眼进行及减少眼底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均有报道,尤其是俄国和东欧做的较多。由于手术会扰动眼球后部组织,因此开展时需谨慎从事,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者应有良好手术技巧及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3.药物治疗

曾用于治疗近视眼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阿托品、去氧肾上腺素、夏天无、新斯的明、托品卡胺等。

4.其他治疗

其他凡无害于眼而有一定理论依据的治疗方法,如雾视法(戴用+2~3D球镜片视远半小时)、双眼合像法及合像增视仪、远眺法、睫状肌锻炼法等均可试用。

佩戴眼镜说到底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措施,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改善眼睛的视力,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手术的方式。当然不同患者有不同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