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泪囊炎 > 泪囊炎治疗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办法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办法

泪囊炎会困扰到很多的宝妈,此病是新生儿身边特别多见的疾病了,而且让患儿的眼部方面受到了伤害,因此我们要提防泪囊炎的出现,而且还要将此病的治疗措施引起关注,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泪囊炎的治疗办法会是什么呢。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局部可滴用各种抗生素眼液,3~4 次/d,滴药前挤压排空泪囊内分泌物,药液才能被吸入泪囊;全身用磺胺或抗生素,经一段时间的治疗,脓性分泌物可以消失,但不能解除阻塞和潴留,这只能作为手术前的准备。

2.泪道冲洗:泪道冲洗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清除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加强药物疗效。冲洗时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泪囊,脓液冲洗干净后,再注入0.3~0.5ml 抗生素。采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溶纤维素混合液冲洗,其作用可以抗感染、抗炎、软化粘连,对于早期尚无固定形瘢痕的阻塞可以有较好的疗效。

3.泪道扩探术:如果经过上述治疗,冲洗无脓性分泌物后,可试行扩探术。同时鼻内滴用抗生素和麻黄碱液,对于膜性阻塞或纤维蛋白性阻塞,可望获效。探通2~3 次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4.泪囊摘除术: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脓性泪囊病灶。很早就有人施行过泪囊切除术,以后极为普遍。直至20 世纪初,泪囊鼻腔吻合术逐步发展完善,慢性泪囊炎一般都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但在泪囊结核、泪囊肿瘤疑为恶性者或严重角膜溃疡、急性青光眼、眼球外伤等继续进行内眼手术时,仍有做泪囊摘除术的必要。手术时应将泪囊完整分离,特别注意将泪囊底部、泪囊与泪总(小)管连接部和泪囊下端切除干净。

鼻泪管全长直至鼻腔要刮除黏膜。一旦有病变的黏膜遗留,还会复发、化脓或形成瘘管。泪囊摘除后,不再有脓液排入结膜囊,刺激减少,流泪症状大为减轻,病人经过数周即可习惯,故仍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手术。有学者为了在皮肤不留瘢痕,把切口作在内眦皮肤与黏膜交界处,从上泪点到下泪点切开,但暴露手术野稍窄,操作比较困难。

看到了上面的介绍之后,我们认识了泪囊炎疾病的治疗办法有哪些了,这种疾病在新生儿时期较为多发,会因此让患儿的眼部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流泪症状,所以说大家应当提防泪囊炎的出现,而且还要多了解一些此病的治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