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泪囊炎 > 泪囊炎治疗

新生儿泪囊炎疾病的治疗措施

新生儿泪囊炎疾病的治疗措施

目前来看新生儿泪囊炎疾病是严重的,会有较多的小宝宝受到泪囊炎的伤害,也因此让眼部方面受到了伤害,所以说新生儿泪囊炎的到来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才行,在这里带大家了解一下可以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疾病的措施会是什么呢。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办法:

1、如果孩子被确诊为新生儿泪囊炎,也不要着急,大多数婴儿在6个月内泪道仍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所以首先应采取保守治疗法。一般是在局部用抗生素眼液(例如托百士滴眼液)点患眼,并配合做大眼角皮肤(泪囊部)按摩,促进泪液往鼻泪管方向流动,每天做2— 3次,病情较重者可增加至4—6次,每次1分钟,治疗一段时间后,薄膜就会自行破裂,泪道也就通畅了。

2、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仍未缓解,可以去医院加压冲洗泪道,将薄膜冲破。如果以上两种方法治疗均无效,则可采用泪道探通术,用探针将薄膜刺破,使泪道通畅。也有极少数患儿是由于骨性狭窄或鼻子畸形造成泪道堵塞,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手术或者其他的方法来使泪道通畅了。

3、对于治疗时机,一般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因为新生儿泪囊炎如果长时间不治疗,可能会出现炎症急性发作并向周围扩散;泪囊长时间扩张会使泪囊壁失去弹力,日后即使泪道通畅,溢泪症状依然会存在;并可能因泪道炎症持续而形成永久性瘢痕性泪道闭塞;另外,泪囊脓液不断排入结膜囊,可导致结膜和角膜炎症,引起角膜溃疡,甚至发展为眼内炎,对眼球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所以,对于新生儿泪囊炎必须及时治疗,尽早去除隐患。

新生儿泪囊炎的检查:

1.血常规检查:急性泪囊炎时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可明确感染的程度和性质。泪囊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明确感染的性质和致病菌的种类,并为药物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2.病理学检查:慢性发炎的泪囊,囊壁纤维化,变厚可达正常者的2~3倍,囊腔极度缩小;但扩大成黏液囊肿时,囊壁极度变薄,黏膜粗糙呈绒状,皱褶增多,肉芽团或息肉可充满囊腔或在泪囊下端引起完全阻塞,黏膜下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随急,慢性程度不同其细胞成分各异,急性期为多形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慢性期为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浆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病程长者则有成纤维细胞,黏膜下的弹性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瘢痕组织形成,囊腔缩小,泪囊与鼻泪管连接处为纤维索状闭塞,泪囊瘘管黏膜面为复层上皮,与皮肤表皮相连续,瘘管周围大量浆细胞浸润,瘘管早期排出脓液,久之,急性炎症消退则转变为水样液。

3.CT检查:慢性泪囊炎形成囊肿时,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囊状水样密度影,脓肿的密度略高于水的密度,强化扫描有不同程度的环形强化,CT对于小的钙化与结石也可显示,表现为斑点状的高密度影,另外可发现眶骨的增生,肥厚,破坏等改变,CT泪囊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泪囊系统,同时进行CT扫描显示其内结构,可发现鼻泪管阻塞,狭窄及扩张的部位及程度,并可显示泪道系统及眶内软组织,眶周结构,鼻部和鼻旁窦的病变,有作者报道泪道狭窄,阻塞的CT正确诊断率为95.6%。

了解相关的知识之后,我们认识了有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疾病的措施是什么了,泪囊炎疾病的病因非常的复杂,给他们眼部方面会带来相当严重的伤害,因此大家应当多了解一些新生儿泪囊炎的知识,要将此病的治疗措施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