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角膜炎 > 角膜炎症状

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特征是什么

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特征是什么

病毒性角膜炎造成视功能低下,容易复发,难以彻底治愈。在病毒性角膜炎眼病中尤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最为严重、最为常见,且近几年来有明显上升和加剧趋势。那么,在哪些情况下人员诱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呢,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诱发,其宿主与哪些因素相关联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做较全面的了解。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发病情况

HSV对人的传染性很强。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血清抗体阳性率达90%,而出现临床临床者只占1~10%。原发感染仅见于对本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多为6个月至5岁的小儿。原发感染后病毒终生潜伏于体内待机再发。继发感染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一些非特异性刺激如感冒、发热、疟疾、感情刺激、月经、日晒、应用皮质类固醇、退翳及创伤等都可能成为复发的诱因。相关研究人员指出本病的发病情况大致如下:

1、显性或隐性感染 HSV从泪液中扩散至角膜、结膜、眼深部组织及附属器。

2、神经潜伏感染 HSV从三叉神经末梢沿神经索行至三叉神经节细胞核内,并在此潜伏。病毒从周围组织中消失。

3、神经元内HSV的活化 在各种挑拨动因的作用下,破坏了病人全身稳定状态,处于潜伏感染过程的病毒发生活化,并沿神经轴索回到周围组织。

4、在周围组织繁殖 病毒在周围组织内繁殖,并扩散到泪液中。

5、角膜炎复发。

6、再次潜伏于神经元。

二、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宿主因素

关于其复发机理还不十分清楚,除了和HSV本身及潜伏感染有关外,宿主方面至少还和下列因素有关。

1、细胞免疫

近来较多的资料表明,基质型患者在复发过程中,体液免疫似乎不起什么作用,因为全身体液滴度IgM、IgG无明显改变;而细胞免疫却低于正常水平。有人报道基质型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明显低于上皮型患者和正常人群。相关人士报道复发患者的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也较正常人群低下。研究人员采用五种非特异性抗原作皮下注射,观察迟发性皮内反应来判断细胞免疫状态,结果三种以上抗原阳性者,正常人群为98%,基质型患者为71%,二者有显著差异。此外,临床上还常见到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或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容易发生严重的HSV性角膜炎,从另一个侧面证实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本病复发的一个主要因素。

2、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最近研究表明本病与HLA抗原存在症一定的关系。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复发患者的群体中HLA-B4的出现频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是孤寡国际疱讨论会指出基质型的群体中DRW3出现率为48%,而对照群体为24%,二者有显著差异。相关人员报道指出频率复发的患者HLA-A3显著增多,B8、B27轻度增多,而非复发者80%为HLA-A2。因此认为A3、B8、B27可能是一病复发的一个因素,而A2是抵抗复发的因素。总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仅仅是开始,病例尚少,有待进一步证明。

3、特应性 特应性是一种与家族血统及反应素主要是IgE有关的变态反应。研究人员的统计表明患者中37%具有特应性,而正常人仅有10~15%具有特应性,两者有显著差异。患者采用相关药物提取物进行脱敏疗法,经过1~5年观察,结果临床症状和复发均有所减轻。

我们了解到其带来的危害性巨大,非同小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平时生活中加以预防,注意眼部的护理工作,锻炼身体。同时生活中注意自己饮食方法,避免疾病严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