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泪囊炎 > 泪囊炎预防

新生儿泪囊炎的常见预防方法

新生儿泪囊炎的常见预防方法

泪囊炎在出现时,会造成更多的危害,而且,还会影响到眼睛健康,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眼睛卫生,有效进行预防,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变化,避免造成细菌感染,以免带来更多快乐,新生儿泪囊炎的常见预防方法是什么?

新生儿预防

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外眼疾病,由鼻泪管堵塞造成的,通常新生儿鼻泪管的出口处都有膜状物封闭,大多数新生儿在产生泪水的同时膜状物就会自动破裂(一般在出生后3-4周),泪道开始畅通,但有少数新生儿封闭的膜状物较厚,或由于鼻泪管部先天性狭窄或鼻中隔畸形,造成泪道阻塞,泪水就会潴留在泪囊内,泪吓内温度最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一旦感染,泪水即变成了脓液。

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应每天在孩子患眼的鼻梁侧由上向下顺序进行适度的泪囊区按摩,按摩时用拇指紧贴皮肤将力用于皮下的泪吓区使之由上而下的滑动与按摩。这样的按摩每天可进行2-4次,同时,应配合点用抗生素、眼药水,每天3-4次,每次点1-2滴。滴药水前应用棉签将脓液擦试干净。

有关泪囊炎的有关症状。

1.慢性泪囊炎

可分为卡他性泪囊炎、黏液囊肿和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等几种。

(1)卡他性泪囊炎(catarrhal dacryocystitis):表现为泪溢,与单纯泪道阻塞相似,伴有内眦性结膜充血和刺激症状,冲洗泪道有黏液分泌物回流,有时可部分通畅。

(2)黏液囊肿(mucocele):泪囊壁失去张力而扩张,分泌物在泪囊内积聚形成囊肿。在内眦韧带下方一有波动的突起,挤压时有胶冻样透明或乳白色的分泌物从泪小管回流或压入鼻腔。一旦因为炎症上、下泪小管闭塞,囊肿将继续扩张,在皮下形成相当大的略呈蓝色的囊性肿块,但不与皮肤粘连。CT扫描显示泪囊区为一囊性占位病变,中低密度,因内侧为骨性结构病变多向眶内突出。

(3)慢性化脓性泪囊炎(chronic suppurative dacryocystitis):是滞留在泪囊内的分泌物积聚,合并细菌繁殖引起泪囊壁炎症。分泌物初为黏液性,以后变成脓性,压迫泪囊区时有黄色黏稠脓液回流,且经常排入结膜囊,成为感染源。慢性泪囊炎可由急性泪囊炎演变而来,也可以反复急性发作。慢性泪囊炎的囊壁由于慢性炎症而增厚,加之脓液积聚,囊壁扩张,形成类似黏液囊肿的化脓性囊肿。脓性分泌物排入结膜囊,引起结膜炎和湿疹性睑缘炎。

希望大家尽早有效的预防这种疾病,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注意调节,合理的进行护理,同时要注意自身的卫生,有效进行保健,平时也要注意孩子的眼睛变化,避免造成脓肿,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希望大家尽早了解此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