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有哪些相关的常识呢

斜视有哪些相关的常识呢

斜视是很多的孩子都会存在的一种症状,斜视会让孩子的视力出现严重的异常,并且会让他们在看任何物体的时候吃力,严重的影响着他们的眼部健康,为此我们要把斜视多加关注才行,下面一起来看看斜视的相关知识是什么。

一、实验研究

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已开展实验性眼前节缺血研究。离断犬眼任意2或3条直肌后,检测眼部血液供应情况,发现离断2条直肌时,术后无明显缺血改变;离断3条直肌,18只眼中5只眼出现眼前节缺血综合征。对房水抗坏血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时离断2条直肌,眼前节血流无改变,同时离断3条直肌,早期眼前节血流明显降低,后期血流逐渐恢复。离断3条直肌后,眼前节缺血引发的眼内超氧化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将导致眼部脂质过氧化损伤,这一损伤在眼前节缺血改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眼部血循环的恢复,主要依靠新生血管的形成。截除手术与后徙手术比较,前者更利于血循环的恢复;内直肌血循环的恢复优于外直肌。上述实验结果与临床斜视矫正手术同时离断直肌不可超过2条的原则完全符合。

二、临床研究

(一)共同性内斜视

1.先天性内斜视:文献报道对50例先天性内斜视患者进行双眼斜视矫正手术后,在22例眼位恢复正常的患者中,13例近立体视锐度≤200″;无1例恢复立体视功能,由此强调先天性内斜视患者应在2岁以内进行手术治疗,以双眼内直肌后徙手术为首选术式。

2.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据2篇文献报道,对219例、122例配戴矫正眼镜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患者进行随访,观察8年、3年,眼位良好者占83.11%、86.50%;弱视治愈者占79.91%、75.96%;70.50%、56.41%有立体视功能;眼位回退率为8.67%、13.41%。另有文献报道回退率达18.33%和21.00%。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据2篇文献报道,总计174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经矫正手术后,有立体视功能者占27.90%和70.51%。

4.非调节性内斜视:国内文献报道,216例非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仅为12.00%。

(二)间歇性外斜视

对国内247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其临床特点为近立体视功能保存者占98.5%(130/132),大部分患者丧失远立体视功能,保存者仅占16.7%(22/132);保存的近立体视锐度不如正常人群,峰值在100″~200″间(正常人群为60″)。因此关于手术时机问题,有作者认为对儿童10°以内间歇性外斜视、有良好双眼视觉者,可随访观察数年,当发现视功能出现恶化趋势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对>10°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应早期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术式首选外直肌后徙术。这些治疗原则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面的这些内容介绍的就是有关于斜视的相关知识了,斜视是会严重的影响到孩子视力的疾病,因此孩子在出现了斜视的症状以后,一定要多注意斜视的治疗,要调整孩子的用眼习惯,同时还要让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