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弱视 > 弱视病因

了解弱视治疗不理想的原因

了解弱视治疗不理想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弱视不可治愈,其实不然主要就是治疗起来比较困难,由于很多人是单眼发病在再加上不配合医生的治疗,不坚持用药而造成的,希望大家在资料的过程中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就能早日痊愈,那么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下弱视治疗不理想的原因都有哪些吧。

有些患者的弱视治疗不能达到预想效果,在儿童眼科门诊,医生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孩子戴眼镜不规范,包括不按医嘱坚持戴镜、镜架配戴不合适、不及时散瞳验光调整眼镜屈光度、或眼镜处方本身不合适等。不论哪种类型的弱视,只要有屈光不正问题,首先要在医师指导下合理戴镜。

要注意如果验光失去准确性,或没有定期验光调整眼镜屈光度,使眼镜度不合适,影响了视力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甚至有些视力表就不合格,会造成假性弱视,给予盲目治疗,结果给患儿及家长造成精神和经济的损失。

弱视的发病特点之一是单眼发病多见,对于单眼弱视患者,克服健眼对弱视眼的抑制比单纯训练更为关键,不抑制健眼的训练方法其结果是健眼得到更多的训练而弱视眼收效甚微。最常用最有效的弱视眼脱抑制方法就是传统的健眼遮盖法。当两眼视力表视力相差2行以上时,根据患者年龄采取间断或连续健眼遮盖,在不造成被遮盖眼视力减退的前提下,连续遮盖健眼的时间越长,弱视眼视力增进就越快。但由于6个月以内好眼的视力还很差,发育还不完善,即使弱视也不宜采取遮盖治疗,否则易引起好眼的弱视。一般来说遮盖的适当年龄为3~6岁,太小的儿童避免全天遮盖。有些孩子不能合作遮盖,会使治疗效果不良,家长可以带孩子来医院尝试一些其他方法,不要听之任之。

斜视性弱视患儿如果形成旁中心注视,则治疗会困难许多,需要一些特殊手段先纠正注视性质。

在以上基本治疗以外,可以创造条件,给弱视眼辅助视觉训练,有可能更快的促进视觉发育,如通过穿针、描画、精细拼图、拼插细小模型、刻剪纸、绣花等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的精细训练来促进视觉发育。目前国内应运而生了许多治疗仪器,有些不是必须的,仅在吸引儿童注意力上有点优势,有些具备一些特殊功能,可以用于有需求的患者,家长不必追求价格昂贵的大而全的仪器,不必盲目开展所谓“全套训练”的方法。

弱视和近视都有哪些区别呢?

弱视与近视根本不是一种病。近视眼是由于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等原因造成眼轴变长引起的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戴镜后矫正视力多可恢复正常,而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两种病有本质不同。

弱视对儿童视功能的危害比近视大得多。因为近视仅仅是视远时视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视功能损害,视力矫正不受年龄限制;而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低下,不能矫正,不可能有双眼单视功能,无立体视,今后不能胜任驾驶、测绘及精细性工作,不仅影响工作前途,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人口素质。

弱视眼并不少见,国外报告在普遍人群中,弱视的发生率2~2.5%,我国弱视发病率约占2~4%,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我们知道良好的视力不是先天获得的,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人的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5岁以内是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发育一直延续到6~8岁,如这个时期某种原因造成双眼视物障碍,视细胞就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视功能就停留在一个低级水平,双眼视力低下,不能矫正,就形成了双眼弱视;若只能用一眼视物,久而久之反复刺激的眼视觉发育了,而不能注视的另一眼发育迟缓,就形成了单眼弱视。弱视在视觉发育期间均可发生,多在1~2岁就开始。弱视发病愈早,其程度就越重。

由此可见,弱视和近视虽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他们也存在本质的区别,只有做出正确的诊断才能减少误诊误治的出现,把弱视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当然对于这种眼部疾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切不要胡乱使用眼药水以免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