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老视 > 老视常识

老视的几个重要知识

老视的几个重要知识

老视的几个重要知识。很多老年人特别烦恼的一件事情就是到了老年之后开始出现老视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怎么发生的,发生之后都有什么样的表现症状,很少有老年人清楚。这些问题不清楚,不仅仅不利于老视的发现,而且也不利于老视的彻底治疗,所以不清楚这两个问题的老年朋友,就通过下面的文章来学习一下这些知识吧!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临床上首次出现老视的年龄为38-48岁,但一般人在40-45岁开始老视,42-44岁是高发期。在52岁左右,老视的患病率几乎为100%,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1%。一般来讲,在40岁左右,即当人们视近物时所需要的调节力为剩余调节力的一半时开始出现老视症状。

老视的临床表现:

1、视近困难:近视力下降,近距离视物模糊,看不清楚小字体,喜欢将头后仰,并移远书或工作物,其所需阅读距离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2、视物不能持久,短时间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后困倦,有睡意。

3、喜欢在强照明下阅读或工作,足够的光线可以增加对比度,又使患者瞳孔缩小,加大景深,减少像差,视力提高。

4、由于过多使用调节可能引起假性近视,同时引起过多的集合,可能出现短暂性复视、阅读时串行,少数患者出现内斜视。

5、过度紧张的慢性刺激,可出现眼睑、结膜慢性炎症变化。

发病因素:

1、屈光状态:远视眼调节近点较正视眼远,老视较早出现。配戴隐形眼镜者较框架眼镜者较早出现老视。

2、用眼情况:近距用眼多的人出现老视较早,远距用眼多的人出现老视较晚。

3、身体状况:个子高的人由于手臂较长,阅读距离相对较远,因而出现老视也晚些,需要附加的凸透镜度数也少些。

4、周围温度:生活在赤道地区的人发生老视偏早。这可能与气温对晶状体的影响有关。

5、服用药物:长期使用胰岛素、镇静药、抗风湿药、利尿剂等药物也能使老视提早,由于药物对睫状肌的作用产生影响,较早出现老视。

老视的这几个重要的知识,现在各位老年朋友是不是都知道了呢?清楚老视的发病症状,可以让我们在老视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发现它;清楚老视的发病原因,可以让我们更有针对性的消除这个原因,让老视的问题得以彻底的解决,不再复发。对这两方面的重要知识,每个老年朋友都要心中有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