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配镜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

斜视配镜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

很多的孩子在出现了斜视的症状以后,就会选择配镜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在配镜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是我们身为家长应当去了解的,因此大家要多去注意相关的知识才行,让我们来看看斜视配镜的一些方法。

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戴斜视眼镜半年以上眼位仍不能完全矫正的,经手术矫正斜视后再继续戴镜治疗弱视,巩固眼位,最终也多可以摘掉眼镜。一般外斜视多合并有中高度近视,虽然外斜视可以通过戴镜矫正,但近视度数随着年龄增长多有继续增大的趋势,这样的患者不容易摘掉眼镜。总而言之,合并远视的内斜视,许多患者最终可以摘掉眼镜,这主要是指轻、中度远视(+3.00d~+6.00d)而言。大于+6.00d以上的高度远视或近视为获得正常视力,多需终身戴镜。

调节性内斜视的配镜方法:

(1) 屈光状态为低、中度远视者:可以给予足度矫正或过矫眼镜。一般戴足度镜不得超过1年,过矫镜不超过半年,无论戴镜后眼位是否正位,斜视度变化与否,均应调整降低眼镜度数。

(2) 屈光状态为高度远视者:采用逐渐递增法,先由4-5.00d~+6.00d给起,早期1个月,3个月复诊1次,如果眼位已经矫正至正位,则不再增加眼镜度数;如果仍旧偏斜,则半年增加1次屈光度数,直到戴到足度或近足度,增加幅度以每次增加+0。5d~4-1。50d为宜。如果眼位已正,则需坚持戴此度数眼镜1年后才逐渐降低其度数。每年减低+1.00d为宜;如果戴足度镜后,眼位仍有偏斜,1年后则减低其度数,以获得最佳视力的屈光度配镜为准。

(3) 屈光状态为复合远视散光时,优先矫正散光,其次才考虑远视度数,但远视与散光度数之和一般不能超过+6.00d,以后逐渐增加球镜度。

(4) 屈光状态为近视者,在调节型内斜视较少见,配镜原则是以获得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为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戴镜一段时间后,眼位可以出现变化,在保持双眼正位不至于斜视复发前提下,逐渐地减少眼镜度数,每半年到1年减少1次,每次不超过+1.00d,不然会使异向性融合反射的发育受影响,大幅度的降低眼镜度数,极易导致内斜复发,造成视物模糊。有些儿童戴镜后,眼位可以得到显著改善,但会出现戴镜视力不如不戴镜视力。调节性内斜视的早期戴镜是最重要的,往往可以挽救患儿单眼视力,消除斜视,获得双眼视力的正常发育,避免手术矫正。

关于斜视眼镜的配镜方法就是以上的这些内容了,我们要重视斜视的到来,在孩子出现斜视的症状以后,要积极的进行相关的治疗才行,治疗时间上的争取就可以加大治愈的机率,减少斜视给孩子带来的危害以及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