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措施是什么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措施是什么

再生障碍性贫血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越来越多见,给无数的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特别是当该病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症状,影响到他们的成长,那么有哪些办法可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呢,往下看了解一下吧。

雄激素和蛋白合成同化激素治疗

雄激素是治疗慢性再障的首选药物。它能促使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epo);巨噬细胞产生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肝脏和肾脏存在5β-降解酶,使睾酮降解为5β-双氢睾酮和胆脘醇酮,后两者对造血干细胞具有直接刺激作用,促使其增殖和分化,因此雄激素治疗必须在有一定量残存造血干细胞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效果。急性再障有时显示不出效果,可能与残存的干细胞太少有关。慢性再障有一定疗效。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骨髓或直干细胞移植是急性再障的首选治疗方法,移植后长期无病存活率可达60%~80%,其适应证一般年龄<20岁,有hla配型相符供者,术前少量输血或未经输血,因输血易使受者对献血员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致敏,易发生排斥而使移植失败。预处理一般以环磷酰胺50mg>80%,5年生存率>70%。因此急性再障有移植适应证者应首选异基因骨髓或血干细胞移植,但必须按移植常规进行,尽量减少移植相关合并症。

免疫抑制剂治疗

一部分再障患者是由于免疫功能失调,因此近年有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再障,目前常用的有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剂量为40mg/(kg·d),静脉点滴,连用4d,或10~15mg/(kg·d),静脉点滴8~14d,可同时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用单倍体相合亲属提供的骨髓细胞输注,在上述免疫抑制治疗后应用雄激素,一般认为羟甲基雄酮效果好,副作用轻,3mg/(kg·d),连用3个月后评价疗效。有效率20%~80%,多为45%~50%,完全缓解率约占20%,有效病例中15%有复发。从目前积累的病例分析看,疗效与不同atg或alg制剂和选择病例有关。诊断后早期用药(<6个月)、粒细胞≥0.2×109/l、血小板≥30×109/l效果较好。一般认为疗效与病因、年龄无关,联合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比单用atg或alg效果要好。药物反应有发热、血小板减少、低血压、血清病反应等;应积极处理。

大家在看完上述的介绍以后,应当极其清楚的了解到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办法是什么了,该病的治疗需要及时进行,如果在治疗时间方面有任何拖延的话,那么就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