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口吃 > 口吃常识

解读儿童口吃背后的心理因素

解读儿童口吃背后的心理因素

口吃,就是人们常说的结巴,这种疾病被医学界认为是最奇怪、最复杂的疾病之一。这种疾病按照症状可分为语句中断和语词重复,患上这种疾病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严重的伤害。而引发口吃的因素与心理因素也是有关联的,希望一下的介绍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1.场景压力。口吃者在什么情况下,他们说话更加费力,最多的回答是:“打电话的时候”。超过80%的口吃者说,他们害怕打电话。

2.单词或语音压力。大多数口吃者都会对特定的单词、特定的语音有困难。几乎所有的成年口吃者都会一定程度的“单词恐惧”,更常见的是紧紧害怕一些特定的单词。

3.权威人物压力。在一些被称为权威的人物面前,他们发言困难。如老师谈话、老板面试,他们都会有困难。事实上,所有的患者都说,他们经常只是对某些人口吃,但在医生面前,他们又没有任何口吃的迹象。这些孩子,只是在父母权威的压力面前才会口吃,在其他场合,口吃又消失了。

4.不确定的压力。患者在无法确定如何正确行事的情况下,经常会引起语言困难。例如,在一个不熟悉的场合下,如遇到新邻居,换了新工作、见到一些陌生人。在无法确定一个单词的正确发音的情况下,也会引发压力。

5.生理压力。口吃患者有时候只是在疲劳或生病的时候,说话愈发困难。

6.外部压力。这种压力也可以成为“坏消息”,如果你刚被解雇,亲属得了致命的疾病,或者你的汽车被盗,这就是外部压力。患者说外部压力明显对语言困难有影响。

7.速度压力。可能最常见的压力是速度压力。速度压力是孩子口吃的罪魁祸首。这主要源自于说话速度太快。

温馨提示:纠正儿童口吃,要注重倾听和交流。这是因为,儿童的语言机制还不完善,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畅节奏的障碍。当孩子讲话有些拖长音或者重复,家长要注意听,不要急于纠正,一定要等孩子讲完,要在反复的发音、讲话中慢慢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儿童口吃的心理因素,希望家长能根据上文的介绍能尽快的帮助孩子远离口吃的影响,也希望家长平时多关注孩子生活上的一些细节,避免孩子出现口吃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