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

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性,会有很多的宝宝出现这种疾病的症状,对于他们的健康会带来较严重的伤害,各位宝妈需要清楚的认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知识,对于患儿的护理也是应当重视起来的,来看看具体的护理办法有哪些呢。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

1、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如果患者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应该加强注意保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且以防止感染,高热大汗者及时更衣,避免受凉感冒。调整心态,合理规划日常生活。注意日常生活的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舒畅的心情,加强自身锻炼,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以免感染疾病;禁剧烈运动,防止意外情况导致出血。保持个人卫生。饭后要坚持漱口,防止口咽部溃疡,常用漱口液有生理盐水、复方硼酸溶液、1%双氧水、碳酸氢钠溶液等;坚持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而导致败血症。

2、保持室内的卫生,及时清洁,每天定时进行消毒,通风,白细胞下降者应行保护性隔离以减少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牙龈出血、眼底出血、皮肤粘膜出血、鼻衄等,给予对症和止血处理;发生胃肠道大出血或存在颅内出血的危险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用物,协助抢救。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一般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发热(高烧或低烧),并伴有走路乏力,头晕等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支持疗法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各种措施。慢性型一般以雄激素为主,辅以其他综合治疗,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满意疗效,不少病例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但血小板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临床无出血表现,可恢复轻工作。急性型预后差,上述治疗常无效,诊断一旦确立宜及早选用骨髓移植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

以上的这些知识介绍的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的护理办法了,此病影响了很多患儿的身体健康,宝宝发病后也会让妈妈们特别的不安,因此我们要清楚的来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知识,而且宝宝发病后必须要进行疾病的护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