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发生小儿生理性黄疸机制

谈谈发生小儿生理性黄疸机制

相信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快乐,可事实如此吗?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来讲,在一到两周内,是很容易发生疾病的,是因为他本身体积就很小再加上他抵抗力比较弱,发生生理性黄疸的几率就越大,那么,发生这种生理性黄疸机制有哪些呢?

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1.胆红素产生多 新生儿每天生成的胆红素(8.5mg/kg)超过成人(3.8mg/kg)的2倍还要多。

2.血蛋白联结运送不足 新生儿刚出生后存在或多或少的酸中毒,故常显示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不足,特别是早产儿白蛋白水平偏低,如用药不当,医源性地加入了争夺白蛋白的物质,使胆红素运送受阻。

3.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不良 如肝脏摄取、改造、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在肝内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过程中一系列酶均需能量与氧气,若新生儿产时、产后缺氧,寒冷损伤,酸中毒,以及感染时产生的毒素等情况发生,则酶功能受抑制。特别是起重要作用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在刚出生新生儿的肝内含量甚低,因而造成对胆红素的处理不良。

4.肝-肠循环负荷大 因新生儿肠内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使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在肠腔内被重新吸收。新生儿每天形成胆红素约20mg,若胎粪排出延迟则胆红素的肝-肠循环负荷增加。

家庭护理要点:

1、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发现黄疸不要着急,此期间可用些葡萄糖冲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使胆红素加速排出。吃奶不好及饥饿可能使生理性黄疽加重延长。

2、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3、应注意与迅速出现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相鉴别,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出生后黄疸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变化,有无肌张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烧、岖吐等情况。若出现上述表现,切莫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

在婴幼儿出生时,发生这种生理性黄疸,让很多当家长的不知所措,其实不然,做家长的没必要那么惊慌,这只是一种生理现象,过一段时间就会自行消退的。那么,如果为了宝宝的身体更健康,即便存在有这种现象发生,家长们也可以去医院进行了解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