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小儿麻疹

麻疹病因病理阐述

麻疹病因病理阐述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临床上以发热、结膜炎、上呼吸道炎、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表现。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预防其流行。麻疹已被国际消灭疾病特别工作组(ITFDE)列入全球性可能消灭的8种传染病之一。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麻疹病毒属粘液病毒,仅一个血清型。该病毒在外界生活能力不强,不耐热,但耐寒,加热55oC经15分钟即被破坏,含病毒的飞沫,在室内空气中保持传染性一般不超过2小时,在流通空气中或日光下半小时失去活力。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麻疹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和眼结膜上皮细胞,并在其内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发热。病毒可侵入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后在其内繁殖再次侵入血流,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而出现高热和皮疹。病毒血症持续到出疹后第二曰,以后渐愈。

二、病理:皮疹因真皮内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单核细胞浸润并渗出所致。由于表皮细胞坏死、变性引起脱屑。由于崩解的红细胞及血浆渗出血管外,使皮疹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麻疹粘膜斑与皮疹病变相同。麻疹的病理特征是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增大并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其细胞大小不一,内含数十至百余个核,核内外均有病毒集落(嗜酸性包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