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少儿童会患上小儿哮喘

为什么不少儿童会患上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疾病一般发生在5岁以内的孩子,这种孩子经常被小儿哮喘疾病困扰,下校车几点出现以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它是属于支气管哮喘疾病,对孩子的呼吸道造成影响,那么许多家长会说它会治愈,我们看看专家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

小儿哮喘是一种慢性且持续终身的疾病。可是,为什么不少人会持有哮喘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的念头呢?

有关专家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表明,哮喘的好发年龄在六岁以内,1~5岁的患病率为1.83%~1.20%,学龄期后患病率逐渐下降,14~15岁时患病率为0.29%。从这份调查资料来看,确实有部分哮喘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发病。但是,这种现象被用来证明哮喘患儿“发育后能自愈”,是不科学的。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炎症,是特异性体质的人在多种激发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引发的。然而,某些激发因素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的,例如,在婴幼儿年龄阶段,很容易得感冒,而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人对某些病毒的免疫力会提高;又如,面粉、鸡蛋、牛奶等食物也可使某些特异性体质的婴幼儿激发哮喘,在日常生活中,这类食物是经常接触的,有的患儿可渐渐对这类食物产生耐受性。

家长往往害怕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而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持有戒心。事实上,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一旦确诊为哮喘,需要长期、规范、持续和个体化的治疗,患儿和家长要有坚持治疗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达到儿童哮喘成功控制不发作。

倘若一味地等待“发育期自愈”,不但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并发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等相当麻烦的疾病,在成年后大大增加治疗的困难,甚至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分期

哮喘可分为三期: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慢性持续期(chronic persistent)和临床缓解期(clinical remission)。

急性发作期是指突然发生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

慢性持续期是指近3个月内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

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分级

1.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主要用于初次诊断和既往虽被诊断但尚未按哮喘规范治疗的患儿。

2.控制水平的分级:哮喘控制水平分级用于评估已规范治疗的哮喘患儿是否达到哮喘治疗目标及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以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以哮喘控制水平为主导的哮喘长期治疗方案可使患者得到更充分的治疗,使大多数哮喘患者达到临床控制。

3.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分级:哮喘急性发作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过程,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其起病缓急和病情轻重不一,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

温馨提示,许多家长认为,小儿哮喘疾病当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疾病就会治愈,对这一问题,专家在文章中作出了详细的介绍,看完文章的解释,大家对这种疾病有了明确的认识,希望大家要重视这种疾病,孩子出现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