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川崎病 > 川崎病常识

川崎病发生之后有哪些症状呢

川崎病发生之后有哪些症状呢

生活当中川崎病的危害性十分严重,较多的儿童会遇到川崎病,从而给患儿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妈妈们必须要谨防川崎病的发生,而且要多了解此病的症状表现才可以,那么川崎病出现之后的相关表现会有哪些呢,带大家往下看认识一下吧。

川崎病在医学上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位名叫川崎的日本人于1967年首次发现的。自此,医学上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病。川崎病大约80%发生在3岁以下的小儿,大多数是1-2岁的婴幼儿,6个月以下很少发病,只是偶尔可见1、2个月小儿发病的报告。通常来讲,男孩多于女孩,大约为1.5∶1。

川崎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每年的4-5月及11月至次年1月时发病率最高。病变主要累及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累及皮肤时出现皮疹、手指和脚趾脱皮、肛门周围脱皮;累及黏膜时出现白眼球充血;累及淋巴结时出现颈部、腋下等淋巴结肿大。目前,川崎病的病因还未完全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侵入*后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即*对侵入的病原体产生的一种过分反应,造成了*组织的自身损伤。近几年来,由于对本病的认识逐渐提高,诊断水平也大大提高。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经超过小儿风湿热,严重地影响着小儿的身体健康,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关注。

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常见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还有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大多在单侧出出现,稍有压痛,于发热后3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发热不久(约1~4日)即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偶见痱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但无疱疹及结痂,约一周左右消退。

往往出现心脏损害,发生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的症状。患者脉搏加速,听诊时可闻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收缩期杂音也较常有。可发生瓣膜关闭不全及心力衰竭。作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可查见多数患者有冠状动脉瘤、心包积液、左室扩大及二尖瓣关闭不全。x线胸片可见心影扩大。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嗽、流涕、腹痛、轻度黄疸或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的表现。急性期约20%病例出现会阴部、肛周皮肤潮红和脱屑并于1~3年前接种卡介苗的原部位再现红斑或结痂。恢复期指甲可见横沟纺。

川崎病感染后,表面上看是引起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病变。其实,更严重的是还会引起全身急性中、小动脉炎,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及血小板继发性增高。最严重的危害是在患病的中、后期,容易发生大、中动脉损伤,尤其是引起冠状动脉瘤。它就好似在*内形成了一个“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将会迅速导致患儿失血死亡,医学抢救几乎不可中止或挽回局面。另外,血管内膜损伤会使血小板继发性增加,也很容易导致血管栓塞形成,严重时甚至造成心、脑栓塞。因此,川崎病是小儿最严重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医学统计资料表明,发热10天内未经及时治疗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高达20%-25%。即使经过治疗,也有大约15%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给今后的健康生活埋下祸根。所以,川崎病的危害性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看了上面的这些内容之后,相信宝妈们清楚的认识了川崎病的症状是什么了,川崎病的出现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伤害,而且会给患儿的健康带来相当严重的伤害,提醒妈妈们必须要谨防川崎病的出现,而且要清楚的了解川崎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