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疾病发生后应当怎么办
哮喘疾病的病因复杂,会有很多的宝宝出现哮喘的症状,受到了哮喘疾病带来的危害,因此我们要将哮喘了解透彻,而且宝宝在发病之后要注意进行疾病的治疗才可以,那么生活当中会有哪些措施治疗小儿哮喘疾病呢,认识一下吧。
小儿哮喘的治疗办法:
1.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2.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3.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4.按揉列缺:两手虎*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5.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6.点按天突: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小儿哮喘的治疗误区:
把哮喘当成感冒或气管炎,小儿感冒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常会出现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与支气管哮喘的前驱症状类似。但哮喘主要与过敏体质、上呼吸道感染和空气污染等有关;感冒只是引起哮喘的外界诱因之一。如果孩子有哮喘家族史,比如:孩子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患有哮喘,而且孩子本人又有过敏史或反复呼吸道感染,那么他患上哮喘病的几率将高于正常人群。这时一旦他哮喘发作,必须经过正规治疗,才能治愈。
此外,有很多家长和一些医师遇到反复发作喘息患儿,常常会误诊为气管炎、支气管炎或喘息性支气管炎,从而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虽可杀细菌但不能消除哮喘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从而延误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宝贵时机。哮喘患儿会反复出现典型的喘鸣音,大部分病儿发作时无感染征象(不发烧,咽不红,无黄痰,白血球不高等),常伴有哮喘家族史和个人过敏史(湿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而不管其年龄大小,需要用抗哮喘药治疗。
使用激素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很多家长知道使用激素治疗会导致孩子长胖或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因此不敢使用激素治疗。目前治疗哮喘一般采用止喘、抗炎、抗过敏,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而糖皮质激素类药是控制气道慢性炎症最重要的药物,尤其在哮喘的缓解期,更需坚持使用此类药物。采用皮质激素的吸入疗法,每日只用200~400微克(少数病儿用到800微克),较强的松的剂量缩小100倍,每次用量只相当于1个小米粒的百分之一,微乎其微。
再者,吸入药物可直达气道的靶细胞,起效快速,全身吸收甚少,即使吸收一部分也可在2小时内在肝脏中代谢掉。因此,国际哮喘界一致公认: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是目前控制慢性哮喘反复发作的最有效药物,应大力推广。经过20多年严格临床研究,激素使用完全不影响孩子最后的身高。至于一些局部的副作用,比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等,只要使用合理,吸药后立即漱口或使用喷雾器吸入,也可完全避免。相反,若家长盲目听信传言,在孩子病情稍有好转,就自作主张随意减量或停止使用激素,不但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还会加重病情。
看到了这些知识之后,我们了解到了治疗小儿哮喘疾病的措施是什么了,哮喘带来了相当多的困扰,也会给孩子带来较多的痛苦,各位妈妈应当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特别是要做一些关于哮喘疾病的预防工作,该病的出现注意及早的治疗。
-
小儿哮喘有什么常见治疗方法每个家长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孩子才能够茁壮的成长,然而在生活中却有很多孩子都会患
-
小儿支气管哮喘用什么方法治疗比较好据调查发现小儿支气管哮喘这个疾病近年来在生活中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这种疾病的发生很多家长朋友是及早给孩子接受治疗的,因
-
治疗小孩哮喘疾病的办法有什么关于治疗小儿哮喘疾病的方法也是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因为小儿哮喘疾病是一种高发的疾病,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也是相当严重的,因此
-
小儿咳嗽哮喘怎么办小儿哮喘对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这种疾病发病时,孩子会出现咳嗽的症状,如果这种症状没有得到及时缓解,就会引起一些并发症,
-
治疗小儿变异性哮喘的方法有哪些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对孩子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呼吸道疾病就比较多,小儿哮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儿科疾病,这种疾病对很多孩子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