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

常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

贫血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再生性障碍贫血。不仅不清楚这种疾病的原因,也不知道危害有多大,很容易让疾病趁虚而入,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这种疾病不仅要预防,而且诊治也需要及时。那么,生活中造成再生性障碍贫血的原因都有哪些?

常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因化学、物理、毒素或其他不明的因素作用下,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就会发生贫血,这种贫血往往还会造成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医学上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致病物理因素是由于长期接触辐射量较高的物质,就可导致造血细胞坏死,继而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电离辐射如X射线、Y射线以及其他放射性物质等,可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干扰骨储细胞的生成。X射线、γ射线、放射性同位素进入细胞,将会影响有重要生物作用的大分子,破坏DNA和蛋白质,所有细胞都可能被电离辐射破坏。

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生物因素是各种类型的肝炎病毒,EB病毒,风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登革热病毒,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等,均有损害骨髓造血,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造血受抑的报道。

4、各种毒素中以肝炎(主要为病毒性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为严重,可能为肝炎病毒直接抑制骨髓、损伤干细胞或通过自身免疫产生抗干细胞自身抗体等所致。

到底应该怎样护理再障患者呢?

1、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如果患者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应该加强注意保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且以防止感染,高热大汗者及时更衣,避免受凉感冒。

2、调整心态,合理规划日常生活。注意日常生活的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舒畅的心情,加强自身锻炼,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以免感染疾病;禁剧烈运动,防止意外情况导致出血。

3、保持个人卫生。饭后要坚持漱口,防止口咽部溃疡,常用漱口液有生理盐水、复方硼酸溶液、1%双氧水、碳酸氢钠溶液等;坚持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而导致败血症。

4、保持室内的卫生,及时清洁,每天定时进行消毒,通风,白细胞下降者应行保护性隔离以减少感染。

5、早发现早治疗,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牙龈出血、眼底出血、皮肤粘膜出血、鼻衄等,给予对症和止血处理;发生胃肠道大出血或存在颅内出血的危险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用物,协助抢救。

温馨提示,护理工作如果做得好,那么康复工作就已经完成了一半。在对患者的治疗期间,家属一定要保证患者的皮肤健康,搞好患者的个人卫生,这样才能更好的是患者康复。平时要多注意身体的变化,保持室内环境卫生,为自己营造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也能很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