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治疗小儿感冒的呢

中医是如何治疗小儿感冒的呢

当宝宝出现了感冒症状,就会使身体非常疲惫,让本来抵抗能力就比较差的孩子,会出现烦躁的心理情绪,这种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甚至给生活中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治疗小儿感冒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小儿感冒的呢?

1.保持大便通畅。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通畅利于肺气宣降,尽快恢复正常。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用中药汤剂直肠滴注的方法一举两得,既能使中药通过肠道尽快吸收,又能使大便尽快排出。胃肠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肠道干净,再加上脾胃消化功能恢复可消除生痰之源,肺气清灵则感冒易愈。如没条件进行中药直肠滴注,可以绕脐顺时针揉腹数百下,也可起到通便作用。

2.用生姜10片(也可加一把艾叶)煮水泡脚或洗澡,至身热或微汗出,可祛散风寒、通畅经脉,又不至于加重咽痛等“上火”症状。

3.苏叶、薄荷、辛夷花各10g,去掉梗茎,缝入布袋中,置于帽内,正好戴在孩子头顶囟门处,适合3岁以下孩子,起祛风寒、通鼻窍的作用。

4.生姜3片、葱白3段(1段1寸,或带葱根),洗净煮水喝,起去风寒作用,用于没有嗓子疼的感冒。若有嗓子疼,则不用。

5.刮痧拔罐、搓揉背部及手指肚。感冒时在脊柱两侧(膀胱经),从上(大椎穴之上)往下(至腰部),先刮痧,再拔罐(火罐最佳,其次为真空气罐),每次留罐15分钟,连续拔2~3次。无论风寒风热还是内热外寒型感冒,均可使用,尤其是对外感风寒(不出汗、头身痛、鼻塞、流清涕为特征),可起到立竿见影效果。对于孩子(10岁以下)不便拔罐的,可用手反复搓揉背部正中及手指头肚,至局部发热或潮湿有汗出。

6.饮食应温和、清淡、好消化;忌生冷、油腻、酒肉、高蛋白及过甜、过咸食物;饮食七八分饱或暂时一两顿不吃饭。温和清淡好消化的饮食则利于减轻脾胃负担,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另外要多喝温开水,多排尿,既有利于防止发热伤津,又起到加快代谢、排出“毒素”的作用。

温馨提示,小孩子的抵抗力较弱,当出现小儿感冒症状时,需要及时运用中药材治疗,这样能够减少许多副作用的出现,也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抵抗感冒疾病的入侵,当感冒症状已经发生了比较严重,家长们需要多付出一些耐心,要让孩子知道感冒疾病是可以很快治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