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的治疗方法

小儿麻痹症的治疗方法

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病发率极高的疾病,很多的孩子会出现此病的症状,严重的伤害到了孩子的健康,朋友们必须要将小儿麻痹症重视起来,在自己的孩子出现了此病的症状之后,要积极的进行相关的治疗,来认识一下此病的治疗办法有哪些呢。

小儿麻痹症在医学上称为脊髓灰质炎,它是由小儿麻痹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者多为一至六岁儿童,且多发生在夏秋两季,临床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少数病例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为特征。

(一)前驱期及瘫痪前期治疗:卧床休息,病人卧床休息持续至热退1周,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以减少麻痹的发生和进展。卧床时使用踏脚板,将脚和小腿置于功能位,以利于功能恢复。对症治疗,有肌痛者,可使用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等,以缓解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还可使用湿热敷,每2-4小时一次,每次15-30分钟。此外,热水浴也有一定疗效,特别对年幼儿童,与镇痛药合用可有效缓解症状。

(二)瘫痪期:保持正确的姿势,患者卧床时身体应成一直线,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疼痛消失后立即作功能恢复锻炼,以避免肢体畸形。药物治疗,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药物,如地巴唑;增进肌肉张力药物,如加兰他敏,一般在急性期后使用,可促进肌肉的张力恢复。上述药物的具体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它治疗,有呼吸麻痹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低头位(床脚抬高成20°-25°)避免唾液、食物、呕吐物等吸入;对于有声带麻痹、呼吸肌瘫痪者,需行气管切开术。

(三)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体温降至正常、肌肉疼痛消失和瘫痪停止发展后,就应加强瘫痪肌群的功能恢复锻炼,如按摩、针灸、理疗等康复治疗,以促进瘫痪的恢复。对遗有畸形者,可行手术矫治。小儿麻痹症自50年代末普遍采用疫苗预防本病后,其发病率已大大下降,天花于70年代被消灭后,小儿麻痹症已定为本世纪末下一个被消灭的目标,对于小儿麻痹症可千万不要大意。

人类是小儿麻痹症唯一的传染源。患者自潜伏期末可以从鼻咽分泌物中排毒,粪便的排毒期是自发病前十日至病后四周,少数可达四个月。无症状感染者传播小儿麻痹症的强度是有症状感染者的50~500倍,因此无症状感染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病毒经粪便入口而传播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传播途径。被污染的手、食物、用品、衣物、玩具都可传播本病,少数情况下也可通过空气飞沫来传播。

临床上给小儿口服小儿麻痹灭毒活疫苗,即小儿麻痹糖丸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最好方法。这种疫苗安全方便,免疫力强而且维持时间长,极少有不良反应,深受广大父母的欢迎。预防小儿麻痹症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应该注意小孩平时的饮食卫生。小编在此提醒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小孩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的良好习惯,平时应注意小儿的衣物、床单、玩具用品及餐具。搞好环境卫生,是切断传染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看完了上述中的介绍之后,朋友们认识到了小儿麻痹症疾病的治疗办法有哪些了,哮喘是十分多发的,已经有较多的儿童出现了此病的症状,希望各位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腿部变化,深入的了解小儿麻痹症的知识,注意此病的预防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