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关于自闭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自闭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的出现,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出现儿童自闭症这样的疾病要及早的采取治疗措施才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以下是小编总结的关于治疗小儿自闭的中医方法。

儿童孤独症(autism)也称自闭症,是对儿童成长发育有严重影响的慢性退化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美国《孤独症与发育障碍杂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2001)和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01)的患病统计。出生的每250名婴儿中有一名孤独症患儿。

根据孤独症患病率千分之2-6(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01)孤独症患儿每年增长10--17%。而根据美国孤独症学会2003年二月计算,每600名儿童中有一名重度孤独症患儿,每160名儿童中有一名轻度的称为广泛发育障碍的患儿。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障碍的功能性病变。为了了解孤独症患者的缺陷和功能,几乎所有与儿童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都卷入其中。美国耶鲁大学的科恩教授和伏克马教授在《自闭症及弥漫性发展障碍手册》中说 :为了理解自闭症患者的神秘的缺陷与功能,凡与儿童和成人健康问题有关的专业,如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康复学,运动治疗学,语言治疗学,护士学,儿科学,神经学,功能治疗学,遗传学,社会工作者,法律学,神经放射学,以及药物学---在几乎所有的健康性专业中,都有专业人员投身于自闭症领域,为自闭症患者服务。

在我国自闭症中医治疗中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中有不少关于儿童孤独症的相关记载。阎孝忠《阎氏小儿方论》提出:心气不足,五六岁不能言,补肾的基础上加菖蒲丸,心肾并治;宋代《太平圣惠方》提出:治小儿心气不足,舌本无力,令儿语迟,芍药方;清代《医宗金鉴》提出:小儿五迟,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肾亏,至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连长,坐不能稳等等,不胜枚举。

自闭症中医治疗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所致。婴儿的形成,是秉承父母的精华,融合父精母血,孕育成胞胎。月有阴晴圆缺,人的气血*,也迎合四季变化,有充盈,有缺失。在孕育初期,气血的充盈对胎儿的秉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有一方气血不足,胎儿的秉赋就要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先天不足。但是许多儿童孤独症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补养,改善体内环境,增强体质,达到阴阳平衡,均衡发展。

中医: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主要有经络穴位按摩、针灸、中药等。有中医工作者和中医院大力提倡中药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其中典型代表是南昌东方医院(自闭症医院)]。除中药外,也有中医工作者和中医机构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拟定合理的穴位配方,结合丰富的按摩手法,开展儿童自闭症的穴位按摩治疗;在按摩过程中,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进步特别快,不少孩子经治疗后,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学习,逐步融入正常儿童。

该病辨证为祖国医学中的“呆病、五迟、五软、解颅”等病症范畴,乃由心肾肝脾不足、髓海不充或痰、瘀痹阻清窍所致。 自闭症的辩证要点:自闭症的辩证主要也是根据四诊合参。但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与病情反应,都有一定的特征。自闭症儿童不会说话,轻者亦往往不能正确诉述病情;寸口部位短小,就诊时又多不能与医者合作,影响了气息脉象,因此,四诊的运用,与成人不尽相同,望诊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配以“五脏诊治”法则,使自闭症的临床辩证更较全面。在中西医相互学习与取长补短之下,更充实了辩证与辩病相结合的经验,对诊断有了进一步提高。

关于儿童自闭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食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目前儿童自闭症这样的疾病通过中医治疗也是有着很好治疗效果的,希望小编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的患者正确地采取治疗措施,帮助自闭症儿童早日脱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