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出现后的治疗措施

手足口病出现后的治疗措施

相信妈妈们对于手足口病并不陌生,生活中会有较多的因素引起手足口病的出现,危害到了较多患儿的健康,因此妈妈们需要多了解一些手足口病的知识,而且在孩子发病后需要积极的治疗,为妈妈们介绍一下此病的治疗办法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合并治疗,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3.抗病毒药物,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其实治愈手足口病的方法很多,基本的还是要保证好小儿的手足卫生,特别要对幼儿的手足部进行彻底的清洁,避免传染,以及对一些无法自理的宝宝来说,要大人进行合理的治疗和预防,希望能够彻底的治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7天,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有些患儿家长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没出门,也没接触过病人,怎么也会传染上手足口病呢?事实上,大家往往忽略了家长有可能是病毒携带者这个问题。成人被病毒感染后,由于自身抵抗力比较强,或是小时候曾经感染过而获得了免疫力,因此不会发病或者只出现像感冒等一些较轻的表现,不易察觉。成人虽然不发病,但却可能成为隐性感染者,在护理孩子的过程中,把病毒传播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在给孩子喂食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卫生,更容易把病菌传染给孩子。

从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情况来看,目前手足口病的发病进入高峰期,全国各地均有发病,且多以散发为主;年龄也从几个月大的婴幼儿到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中生均有发病,尤以2岁以下儿童高发为主,占总发病的40%左右。手足口病不是新发传染病,而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虽然许多人对它感到陌生,但它是一种常见病,近年在我国广泛流行。

据专家介绍,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人群对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以婴幼儿和儿童为主,大多数儿童感染后不发病,称之为隐性感染,少数儿童发病,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成人通过儿童时期隐性感染后获得了抵抗力。但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手足口病全年都可能有病例发生,以5月~7月为高发期。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但它还是可防可治的。因为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因此做好儿童个人卫生,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大家了解上面的内容之后,应当认识了手足口病的治疗办法是什么了,目前来看手足口病会困扰到较多的妈妈,而且会严重的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家长朋友们需要多了解一些手足口病的知识,特别是疾病的治疗需要及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