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一些常识性知识

新生儿窒息的一些常识性知识

新生儿窒息属于多见的疾病了,影响特别的严重,导致很多的新生儿出现了死亡的情况,这给新妈妈们带来的打击是相当大的,因此我们要注意该病的发生,而且还要更加清楚的去了解该病,接下来一起往下看认识一下新生儿窒息吧。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国际上对有关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关于对羊水胎粪污染的处理,过去认为,分娩前、分娩时或复苏时的胎粪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过去采用的方法是胎儿头娩出后,在其肩娩出前立即对胎儿气道进行吸引清理。但国外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此方法不能减少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过去对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分娩后一概采用气管插管吸引胎粪,近年来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胎粪污染但有活力的新生儿,气管插管吸引胎粪不能减少mas等的发生率,因此,对羊水胎粪污染但有活力的新生儿不再采用气管插管吸引胎粪;同时,应强调使用胎粪吸引管。

近年来,人们对正压人工呼吸给氧浓度作了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过去新生儿复苏时正压人工呼吸用100%氧,近年来人们发现100%氧对呼吸生理、脑血循环可能有潜在的不利影响。国外不少单位对复苏时正压人工呼吸应用100%氧和21%氧(空气)进行了临床和动物试验的对照研究,发现空气复苏能得到与纯氧复苏相近的效果,而且空气复苏减少了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避免了由于高氧血症所造成的损害。但目前尚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推荐支持应用空气进行复苏。

在药物治疗方面,过去推荐首剂量肾上腺素通过气管内导管给予,因为建立静脉给药途径需要时间,气管内给药迅速。但近年来研究显示,气管内给药如发挥作用,所需剂量远大于通常的推荐剂量,因此推荐静脉途径一旦建立,应尽可能静脉给药。为防止可能对心肌和脑功能产生的损害,在一般的复苏过程中已不推荐使用碳酸氢钠;同时,对早产儿的复苏和复苏后的处理国际儿科学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遍及全国的培训体系日渐完善 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在我国中西部20个省份实施,目标是确保在600个城市的每个分娩现场,至少有一名经过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并掌握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项目启动以来已取得丰硕成果。各项目省按照卫生部的要求,结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对各级医院产科和新生儿科的医生、助产士、麻醉师等开展了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有近200名省级师资通过国家级专家的认证;他们将承担起对本地区医护人员的培训及复训工作和新技术临床应用的评估。

相信各位在了解到了上述的内容之后,清楚的知道了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常识是什么了,新生儿窒息可不是一般的疾病,会给患儿带来很多的痛苦以及伤害,在生活当中多去了解相关的知识,是相当有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新生儿窒息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