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儿的饮食禁忌

手足口病儿的饮食禁忌

手足口病是目前多发的疾病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到了此病带来的侵害,发病之后我们应当带患儿进行相关的治疗才行,而且他们的饮食方面也必须要加以关注才可以,接下来为大家来介绍一下手足口病患儿的饮食禁忌会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患者的饮食禁忌:

误区一:患病期间吃素,在手足口病期间,有人说要食素,不吃荤,这个说法不能算全对,因为这时身体需要抗体,而抗体就是蛋白质,如果把牛奶、鸡蛋等含蛋白的食品排除在外,那么平时吃的素几乎就没有蛋白质可摄入的了,又怎么去对抗病毒呢,所以全吃素也是不对的。

误区二:让宝宝喝冷牛奶祛暑热,因冷的东西对肠胃的影响是很大,更何况是此时肠胃出问题的时期呢?所以牛奶还是需要加温再喝的,而冷的牛奶中的蛋白如果过敏的话,也会导致铁的流失,会使营养失衡。

误区三:鲜榨豆浆放久点没关系,鲜榨的豆浆,既然是鲜的,当然是榨完后尽快喝完是最好的,一般是在榨完后两小时内喝完最好,如果放得时间过长,细菌会繁殖,食物就会变质,如果超过四个小时,那就不要再喝了,喝了只会引起肠胃的更加不适了。

误区四:急性期口味重,在生病时,胃口都会受到影响,而手足口病因口腔内破损,所以会有疼痛感,可能会更影响食欲,所以许多的妈妈会做些比较重口味的食物或刺激性大的食物来增加宝宝的食欲,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宝宝的肠胃不适,不适合做重口味的食物,这会影响消化的,同时生病时,要尽量给病人吃些清淡易消化、温度适宜的流质食物为宜,流质食物可以让宝宝用吸管吃,这样可以减少接触到口腔内部,引起疼痛。

手足口病宝宝在护理时,妈妈们在饮食上要多花费些心思,并且要以少食多餐为主,这样可以减少口腔疼痛感,同时又可以补充必需的营养,并做好蛋白质的吸引,食物也可以随着宝宝的病情的好转由流质像糊状来转变,尽量做些高热量、高营养给宝宝吃,而吃辅食的宝宝,在患病期间尽量暂停辅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1.消毒隔离,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患儿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⒉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⒊餐后应用温水漱口,口腔护理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⒋有皮疹,衣服要常换,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⒌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故家长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以上的这些知识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手足口病患儿的饮食禁忌了,这种疾病在当前来看相当多见了,很多的宝宝会出现此病的症状,从而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伤害,此病的出现治疗方面必须要及时进行,而且还应当注意宝宝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