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百日咳 > 百日咳症状

百日咳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百日咳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随着百日咳这种疾病的越来越高发,家长对这种疾病也越来越重视,都想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症状,以便能够在孩子患病时第一时间对这种疾病进行确诊,使孩子尽快康复,现在我们就请教一下专家,百日咳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潜伏期2~21天,一般为7~14天

1、前驱期 自发病至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一般为7~10天。最初有咳嗽、打喷嚏,伴低热约3天,以后咳嗽日渐加重,常日轻夜重。

2、痉咳期 出现明显的阵发、痉挛性咳嗽,一般持续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痉咳特点为成串的、接连不断的痉挛性咳后,伴一次深长吸气,此时因较大量空气急促通过痉挛着的声门发出一种特殊的高音调鸡啼样吸气性吼声俗称“回勾”。然后又发生一次痉咳,反复多次,直至咳出大量粘稠痰液,同时常伴呕吐。痉咳时患儿常面红唇绀,舌向外伸、表情焦急、颈静脉怒张、躯体弯曲。由于剧咳可致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鼻衄,重者颅内出血、痉咳次数随着病势发展而增多,每于进食、哭闹、受凉、烟尘刺激、情绪激动等均可诱发。痉咳间歇期患儿玩耍活动如常。本期若无并发症,体温多正常。

3、恢复期此期痉咳缓解、“回勾”消失至咳嗽停止,约为2~3周。并发肺炎、肺不张等其它病症,可迁延不愈,持续数月。

中医治疗百日咳的办法都有哪些呢?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吧!

1.蛇胆川贝散:蛇胆川贝散1~2支,米醋适量,调匀如糊状,敷于双手心及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一次,连续用5~7天。有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的功效。

2.大蒜加伤湿止痛膏:取大蒜1~2粒,捣为泥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心,每晚洗脚后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日晨起时除去。使用大蒜贴敷时,先在贴敷处涂一层植物油或凡士林、石蜡油,以防局部起疱,连贴3~5次,有解痉止咳的作用。

3.佛茄散治疗百日咳:佛耳草、天茄、杏仁、海浮石、川贝母、百部根、水炙麻黄,放在一起研极细末,贮瓶备用,此方可以有效治疗小儿百日咳。

4.越婢加半夏汤方:麻黄2~5g,生石膏15~30g,制半夏5~8g,甘草,生姜各5g,大枣(或红枣)5枚。每天1剂,病重者每天1.5剂,水煎服。痰粘稠或色黄者加黄芩6g,赤芍5g,鲜竹沥30ml,咳嗽剧烈者加前胡、杏仁各5g,僵蚕10g。

5.冰硼散:取冰硼散1~2克,百部、黄连、连翘各6克,药研末,混匀备用。两岁以下小儿用 1.5克,3岁以上用3克,或以鸡胆汁、米醋调为糊状,于每晚睡前敷于双手、足心,外盖纱布固定,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时取下,10天为一疗程,连用1~2个疗程。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的功效。

6.疏风解痉:蝉蜕10g,百部5g,桑白皮5g,杏仁10g,浙贝10g,厚朴5g,茯苓10g,陈皮5g。每日1剂,约服10~20日,诸药合用,能有效缓解百日咳痉挛。

通过以上专家的讲解,我们了解了百日咳的临床表现,家长一定要对这些进行了解,你便在孩子患病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带孩子进行治疗。此外,家长还要了解日常中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并根据医嘱对孩子进行用药,避免滥用药物对孩子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