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的有效治疗措施是什么呢

小儿麻痹症的有效治疗措施是什么呢

当前已经有很多的孩子出现了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在发病后会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伤害,我们应当将小儿麻痹症重视起来,特别是要清楚的去了解此病的治疗方法才可以,到底有哪些办法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儿麻痹症呢,认识一下就知道了。

小儿麻痹症的治疗:

(一)前驱期及瘫痪前期治疗:卧床休息,病人卧床休息持续至热退1周,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以减少麻痹的发生和进展。卧床时使用踏脚板,将脚和小腿置于功能位,以利于功能恢复。对症治疗,有肌痛者,可使用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等,以缓解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还可使用湿热敷,每2-4小时一次,每次15-30分钟。此外,热水浴也有一定疗效,特别对年幼儿童,与镇痛药合用可有效缓解症状。

(二)瘫痪期:保持正确的姿势,患者卧床时身体应成一直线,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疼痛消失后立即作功能恢复锻炼,以避免肢体畸形。药物治疗,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药物,如地巴唑;增进肌肉张力药物,如加兰他敏,一般在急性期后使用,可促进肌肉的张力恢复。上述药物的具体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它治疗,有呼吸麻痹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低头位(床脚抬高成20°-25°)避免唾液、食物、呕吐物等吸入;对于有声带麻痹、呼吸肌瘫痪者,需行气管切开术。

(三)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体温降至正常、肌肉疼痛消失和瘫痪停止发展后,就应加强瘫痪肌群的功能恢复锻炼,如按摩、针灸、理疗等康复治疗,以促进瘫痪的恢复。对遗有畸形者,可行手术矫治。

相当部分小儿麻痹症患者在40岁之后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和肌肉痛性痉挛、继发性骨关节炎以及渐进性软弱疲乏等症状。有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难以耐受寒冷,有的还会出现口吃、吞咽困难、呼吸功能不全等,导致一些患者难以继续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这一情况被称为“小儿麻痹后期综合征”或“小儿麻痹后发症(PPS)”。

因此,幼年患小儿麻痹症者,成人后还要继续治疗。中医中药及康复理疗方法对改善肌肉萎缩、无力、腰酸痛、背痛、不耐劳动等临床症状,恢复肌肉容积及改善或延缓病情进展,预防PPS有很好的疗效。平时要注意不要使患肢做超负荷的增强性的锻炼,可采用坐位或俯卧位进行伸膝、屈踝、伸髋等不引起疲劳的锻炼。预防感冒、感染,避免受风寒、潮湿,多食高蛋白、高营养、高热量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以防PPS发病。

以上的知识带大家认识到了小儿麻痹症疾病的治疗措施是什么了,麻痹症这种疾病是可怕的,会严重的伤害到患儿的健康,也会给发育带来影响,所以说妈妈们要将小儿麻痹症关注起来,而且要将此病的治疗措施了解透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