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护理办法有哪些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护理办法有哪些

生活当中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是较多见的,它的出现带来了很多的危害,对于孩子的健康相当的不利,发病之后家长们需要带患儿及早去进行疾病的治疗才可以,还需要加强护理方面的工作才行,来看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护理措施:

1、用药注意,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调整或减量。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中医辨证:再障属中医“虚劳”、“亡血”、“血虚”、“血枯”、“髓枯”等范畴,与肝脾肾的功能有密切关系。肝肾同源,肾又主骨生髓,通于脑,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故任何一个脏器出现问题,均能连及其他各脏,对骨髓造血系统也有影响。

2、生活照顾,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硬食物。尤其要禁食海鲜品。易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日常生活要规律,情绪稳定,适当活动,避免劳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辐射及服用对骨髓有影响的药物。贫血、出血较重时,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住院治疗。

3、预防出血,根据病情适当活动,活动时防止滑倒或外伤,以免伤后出血。禁止用硬毛牙刷刷牙,牙签剔牙,进食宜慢,避免口腔粘膜及牙龈受损。预防鼻腔粘膜干燥,必要时涂油保护,禁止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粘膜,引起出血。注意小便颜色,女病员注意月经量及时间。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4、预防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做好各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更衣、剪指甲。居室定时通风,少出入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睡前漱口。注意肛周清洁,便后坐浴(可用不1:1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女病人注意会阴清洁。若出现咽痛、咳嗽、流涕、尿痛、牙龈肿痛、、红肿等,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便早期外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

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贫血呈进行性加剧,常伴苍白、乏力、头昏、心悸等症状,有时内脏出血。

2、出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均有程度不同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皮肤出血表现为出血点或大片的瘀斑,口腔粘膜有小血泡;可有鼻衄、龈血、眼结合膜出血等。

所有脏器都可有出血,但只有开口于外部的脏器出血才能为临床所查知。临床上可见呕血、便血、尿血,女性有阴道出血,其次为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生命。出血部位由少增多,有潜表转为内脏,常预兆会有更严重的出血。

3、感染:多数患者体温在38度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的高温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他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感染等。

认识到了上面的相关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应当了解到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护理措施是什么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是目前来看相当多见的,朋友们要多去了解该病,出现了相关的症状之后,治疗方面是必须要及时的,并且要加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