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发病后带来哪些症状呢

小儿麻痹症发病后带来哪些症状呢

目前来看小儿麻痹症的危害性是较严重的,越来越多的儿童会出现小儿麻痹症的症状,从而会让他们的健康受到了相当严重的伤害,大家需要深入了解一些小儿麻痹症的知识,要将该病带来的症状警惕起来,来看看此病的症状有哪些呢。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1、前驱期小儿麻痹症的症状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炎症状,持续1~4天。瘫痪前期可在前驱期症状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双峰热),而至本期,或由前驱期直接进入,或以本期直接起病,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同时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常有全身肌肉疼痛、多汗等。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2、瘫痪期多于病程2~7日,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至体温正常后停止。瘫痪有以下几类:①脊髓型:最常见,呈不对称弛缓性瘫痪,多为下肢,其次上肢,颈背肌、隔肌、胁间肌亦可瘫痪,近端大肌群较远端小肌群瘫痪出现早且重,感觉多不受影响。这些都是常见的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小儿麻痹症的危害:

1、起病时,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者会有急性病毒感染症状,如发热、全身肌肉酸痛、僵硬等。发热2~5天后,出现肌肉弛缓性瘫痪;待体温趋于正常后,瘫痪亦停止发展。瘫痪的特点是弛缓性,双侧不对称,不按周围神经干支配区分布和不伴感觉障碍。任何肌群都可被侵袭,就在同一肌群中,各块肌肉以及每块肌肉的不同肌纤维的瘫痪程度都可不相同。可以有完全瘫痪、部分瘫痪或接近正常等不同状态。广泛性瘫痪比较少见,常见的受累肌肉是胫前、后肌,腓骨长、短肌,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和臀肌。上肢较少发生。

2、瘫痪的肌肉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病后3~6个月内,恢复比较迅速,以后进步就很缓慢。如果在病后两年内仍无恢复现象,则以后复元的可能性很少。瘫痪肌肉日益萎缩和纤维化,肢体逐渐发生畸形,其原因是肌肉功能的不平衡,患肢的使用不当和负重不均匀,以及骨骼在异常体位发育和生长迟缓等。早期的畸形尚能纠正,晚期由于发生相应关节挛缩,使畸形固定,难于纠正;甚至发展为骨关节变形。常见的有:足部的马蹄内翻、马蹄外翻、仰趾、高弓、爪形趾:膝部屈曲、反屈、外翻、内翻;髋部屈曲、外展、外旋;脊柱侧凸;上肢以肩部外展功能丧失为主,肘及手部畸形较少。上述各种畸形的瘫痪分布和程度不一,最严重者是臀肌以下的广泛瘫痪,可出现蹲行甚至爬行和只有小量活动。

认识了上面的内容之后,大家了解到了小儿麻痹症的症状有哪些了,家长们应当提防麻痹症的出现,而且要将小儿麻痹症的症状了解透彻,自己的孩子腿部方面异常之后,需要及时的治疗,注意孩子的腿部按摩,要进行相关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