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疾病很多家长都不是很了解,这种疾病是属于血液性疾病,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孩子一旦患有该疾病,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积极的配合医生。那么,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1、病原菌不同地区病原菌有所不同

欧美国家40年代以A组溶血性链球菌占优势,50年代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60年代以大肠杆菌占优势,70年代以后B组溶血性链球菌(GBS)成为最多见的细菌,大肠杆菌次之,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沙门菌也颇重要。近年来表皮葡萄球菌成为美国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

我国仍以大肠杆菌(多具有K1抗原)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和L细菌(以Lister研究所定名)感染常有报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不断增加,GBS虽有报道但不多。

2、感染途径

新生儿败血症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宫内主要是通过胎盘传播感染;分娩过程中由产道细菌感染引起;生后感染最常见,细菌可侵入皮肤、黏膜,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脐部是最易受感染的部位。新生儿产时有呼吸抑制而经过复苏干预、羊膜破水时间过长(>24h),母亲有产时感染或发热。

3、自身因素

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完善,IgM、IgA缺乏,对病变局限能力差,细菌进入体内易使感染扩散而致败血症。男婴和低出身体重儿等相对容易获得感染,随出生体重的下降而发病率与病死率增高。

综合上述文章内容的讲述,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专家提醒:新生儿败血症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家长们要多了解和掌握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上网或者书籍中搜集相关资料,帮助患儿早日的恢复健康。如有其它疑问,可以咨询相关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