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诊断检查

小儿厌食诊断检查

小儿厌食症在现实生活当中困扰了很多的人,出现小儿厌食症疾病,家长们要及时诊断确诊及早的采取治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避免病情发展过于严重而给患者造成更多的伤害,一起来了解小儿厌食的诊断检查方法。

所谓的厌食症,必须先排除小儿是否有感冒或内科慢性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疾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等疾病都会引起小儿厌食症,等到疾病痊愈后,厌食就会跟着改善,所以必须对上述疾病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厌食症是指长时期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也不想吃、甚至拒吃,这种情形一般连续两个月以上,如此,才符合所谓的“厌食”。

要从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检查深入了解,以除外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详询小儿家庭和学校环境,有无影响进食习惯的因素。看年龄,若是1岁以下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发现有明显食欲低下者,多为疾病所致,应该引起重视,可能是由败血症、结核病、佝偻病和各种营养缺乏症等。年纪稍大的小儿要特别留意其饮食的习惯和平时的生活情况,家庭环境等等;因为家庭环境较好的家庭,小儿容易养成不好的进食习惯,喜欢吃零食等,都有可能引起厌食症;

看食欲不振的程度,如果是轻度的食欲不振可能是因为零食过多或者天气、心情不好等原因等所致;若情况比较严重,可能是厌食症或者其他潜在疾病;有无症状出现,若小儿有轻度食欲不振,但是依然活泼、愉快,多属正常情况。若伴有疲倦、精神萎靡、低热者,多系结核或其他感染。伴有腹疼和便血者应注意胃、十二指肠溃疡,寄生虫等。伴反应迟钝,皮肤粗糙,少汗和发育不良者,应注意甲状腺功能低下。伴多汗、肋骨串珠、方额、颅骨软化等骨骼改变系佝偻病。微量元素的检查,通过微量元素的检查,可以帮助找到是因为哪种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厌食症,也有助于判断。

不能适时添加辅食:乳类固然是幼儿的理想食品,保对较大的乳儿来说,乳类食品含水量多,而且能量不足,所以无论是母乳还是人工喂养,都必须及时添加辅食,才能扩大营养结构,同时使孩子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固体饮食,促进乳儿生长发育,一般来说,生后3-4个月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以稀糊状、稠糊状、酱状慢慢过渡到半固体、固体。断奶期间应以谷物为主,使小儿顺势地从乳类喂养过渡到以谷物为主要营养。部分家长过分地夸大了乳类的作用,尤其是母乳,而忽视了辅食的添加,使孩子不能顺利地完成上面的过渡,到1岁了还不会吃饭,不会咀嚼,必然影响生长发育。

以家长的饮食偏嗜影响孩子,造成孩子偏食: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到家长的暗示,对某些食物出现异常的偏嗜,造成营养的不均衡,长期造成营养不良,其直接后果就是厌食。比如有的家长认为某种食物有营养,或者是“高级”就不停地给孩子吃,孩子吃的多,家长也很得意,在家长不自觉的暗示下,孩子慢慢形成了偏食,像偏食肉类、高档食品、巧克力、大虾等等大都是这一原因,同样,家长不爱吃的东西就不从给孩子吃,像胡萝卜、粗粮等等,孩子慢慢对这些食品产生了厌恶,长此以往,当孩子长成“小胖墩”和“小瘦猴”时,家长只好带着孩子跑医院了。

关注小儿厌食症疾病的这些诊断检查方法,我们才能够在患上小儿厌食症疾病的时候及时诊断确诊,及早的采取治疗措施,避免错过了一些最佳的治疗时机,能够早一些远离小儿厌食症疾病,拥有健康也才是最为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