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川崎病 > 川崎病常识

小孩川崎病症状表现

小孩川崎病症状表现

小儿川崎病是危害性相当严重的疾病,虽然这个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并不高,可是我们也不要忽视了对于小儿川崎病疾病常识的了解,尤其要了解它的相关症状表现,便于在患上这个疾病的时候能够,早一些发现早一些做好治疗。

小儿高烧不退 警惕“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以高热、双眼结膜充血、出红疹、颈淋巴结肿大为典型症状,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高热是疾病的首发症状,持续高热,且全身有红疹就应警惕川崎病。若在发病后不及时治疗,小儿痊愈后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若治疗不当,小儿可能并发心血管病变,病情凶险。严重者甚至出现血栓,冠状动脉瘤破裂而死。

查出病因 及早治疗“川崎病”

川崎病的病因尚不明确。部分医学者经过临床试验发现此病可由病毒感染引起,但研究还未得出统一的结果。即使不得查明小儿川崎病怎么引起的,也应及早为小儿治疗。对于急性期的病儿,注射400mg/kg丙种球蛋白和服用50~100mg/kg·d阿司匹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恢复期的病儿,进行抗凝治疗,病情得以有效控制,血沉、血小板恢复正常后可停止治疗。

“川崎病”缠上小儿 妈妈注意什么

“川崎病”缠上小儿,妈妈需做好退热处理,如用温水擦浴、敷冰袋的方式帮助小儿退热。在饮食方面,多煮流质、清淡的食物给小儿吃。小儿退烧后,再煮高蛋白、高纤维食物给小儿吃,补充营养。若小儿还在哺乳期,只能吃母乳,妈妈可煮瘦肉汤和鱼汤给小儿喝。

川崎病缠上小儿,治疗是关键

急性期治疗

小儿年龄小,不耐受很多药物。为了小儿健康,在给小儿用药前,妈妈要先咨询医生。医生若建议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治疗本病,妈妈应听从医生意见。另外,加服阿司匹林可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用量为50~100mg/kg·d,4天为一疗程。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时,需注意注射量不宜过大,400mg/kg即,同样4天为一疗程。

恢复期治疗

小儿病情得以控制后,阿司匹林用量可适当减少,每日为3~5mg/kg,1次服用。持续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小儿血沉恢复正常后,可停药。此后6周,医生要监测小儿病情,适时让小儿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对遗留冠状动脉慢性期病人,应密切随访,一发现异常情况,医生需叮嘱病人服用3~5mg/kg·d阿司匹林,直至病人动脉瘤消退。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要用其他药物代替,比如潘生丁。病人若有多发的冠脉瘤,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或长期口服造影。患有多支主要冠状动脉闭塞的病因,应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抗凝治疗,并根据自身情况考虑外科治疗。

关于小儿川崎病疾病的相关症状表现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希望我们了解了小儿川崎病疾病的这些症状表现,可以帮助到人们及早发现及早的采取治疗措施,避免错过了一些最佳的治疗时机,而给小儿川崎病患者造成太多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