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要如何治疗呢

手足口病患儿要如何治疗呢

小孩子是非常活泼的一个阶段,会喜欢和许多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当一个小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时,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并且隔离,就会导致周围的小孩子都受到感染,这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疾病症状,常常令家长们防不胜防,那么,手足口病患儿要如何治疗呢?

在治疗方面,该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有合并症的病人可肌注丙球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手足口病因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等,故应加强观察,不可掉以轻心。治疗方法主要为以下几种:

①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②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③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④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⑤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

⑥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⑦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那么手足口病要如何预防呢?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疾控专家建议大家,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该病染的关键。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主要做好这些方面的控制。

预防原则该病至今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该病流行的关键。各地要做好疫情报告,托幼单位应作好晨间检查,及时发现病人,采集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并作好患者粪便及其用具的消毒处理,预防疾病的蔓延扩散。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医院应加强预防,设立专门的诊室,严防交叉感染。在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手足口病流行地区,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可肌注丙球蛋白。

温馨提示,家长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些外部体征,如果在手足部位出现了痘痘很近,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盲目的和水痘症状混为一谈,需要到专业医院进行对症检查,如果确诊是手足口病,就要及时的进行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