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各种麻疹症状及治疗
我们在生活当中总是会遇到各种疾病的出现,有的时候宝宝也不能够幸免,麻疹的出现让很多的朋友们都陷入了痛苦之中,给宝宝及他们的家人带来一定的伤害,我们一定要积极的去了解各种麻疹的症状,好能够对症治疗和预防,关于小儿麻疹的症状及治疗是怎么样的呢?
1.幼儿急疹:
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周岁以内的婴儿,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一般感染1次,感染2次少见。潜伏期是8~14天。
临床表现:发热,可以高热达39~41℃,一般持续3~5天,个别的孩子可能高热惊厥。热退疹出是本病的特点。皮疹多为不规则的斑点状或斑丘疹。用手按压皮疹可以退色。全身均可以见。一般1~2天消退,不留痕迹。同时有的孩子还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颈部的淋巴结可能肿大。尤其是耳后或枕后淋巴结增大更为明显。
治疗:多喝水,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果孩子高热可以用退热药,如果有的孩子出现烦躁或者惊厥可以用镇静药。
2.风疹:
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儿童时期常见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传染原可能是已经感染的病人,也可以是没有发病但是带病毒者。多在冬春季发病,可以在集体流行。一般潜伏期是10~21天。
临床表现:发热:多为中等度热,少见有高热。持续1~2天,发热3天的少见。同时有的孩子伴有咳嗽、咽痛、流涕、头痛、呕吐、结膜炎。发热1~2天出现皮疹,之后出疹迅速遍及全身。皮疹色淡,略高于皮肤。皮疹一般早则在出疹后2~3天消退,多则4~5天,个别病人在疹退后遗留色素斑。耳后、颈部及枕后淋巴结肿大,出疹前即有肿大者对早期诊断有帮助。随着病情好转,淋巴结逐渐消退。本病可以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脑炎、肾炎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发热时可以多喝水,可以吃抗病毒的药物包括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果体温高于38.5℃可以用退热药。其余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可以易好消化的食物。目前我国的儿童已经接种风疹疫苗,保护率达95%,注射后6~8周保护抗体达到高峰。本病隔离从发疹至出疹5日后,患儿不能接触孕早期妇女,容易引起胎儿畸型、白内障、先天型心脏病。
3.水痘:
是常见的、较轻的、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初次感染是水痘,再次感染可出现带状疱疹。多见于6个月以后的各个年龄段。孕晚期也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新生儿期出水痘。冬春季发病多见,一般1次发病,终身免疫。潜伏期11~24天。
临床表现:发热,一般在39℃以下。发热当天即可出皮疹,也有的在发热1~2天后出现,以躯干、头、腰以及头皮多见。一般丘疹、疱疹、结痂的疹子同时存在。有的孩子口腔、咽部和结膜也可以见红丘疹。
治疗:发热是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服,不要抓破水疱,以防感染,只要水疱不破,一般痊愈后不留疤痕。可以吃抗病毒药物或者注射维生素b12。
4.麻疹:
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原体为麻疹病毒。患过麻疹的孩子可以获得终身免疫。麻疹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或者通过第三者作为媒介进行传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晚春最多。潜伏期6~18天。
临床表现:发疹前3~4天可见高热、流涕、结膜炎、流泪、轻咳。口腔内可见口腔麻疹黏膜斑,这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发热第四天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继而象一盆水从头泼下一样出现皮疹:发际、颈部、脸、遍及全身最后达四肢。皮疹大小不等呈暗红色。疹出2~5天按出疹顺序从上向下逐渐消退,如果发疹不透,或者高热不退容易出现合并症:喉炎、肺炎、脑炎、中耳炎、心肌炎等。
治疗:在家卧床休息,室内空气新鲜,吃好消化的食物,不要直接吹风。做好眼、鼻、口腔护理,不能急于降温,最好采取物理降温,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透疹的中药。病情有变化及时去医院就诊。
关于小儿各种麻疹的症状及治疗是怎么样的我们就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虽然说可能还不是特别的全面,可是仍然希望能够给有所需要的朋友们带来一些有用的帮助,生活当中宝宝是我们的心头肉,如果出现了身体的异常一定要及时的去就医。
-
小儿麻疹疾病应该怎么治疗小儿麻疹是由一种叫麻疹病毒所引起的,这种疾病的传染性是比较强的,这种疾病发病时,患者会出现发热和上呼吸道发育等症状,我们
-
患上小儿麻疹怎么办小儿麻疹现在的发病率因为疫苗的注射大大的减少,但是还是有一些孩子会出现这种疾病,这种疾病对于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家长都
-
小儿麻疹的治疗有哪些小儿麻疹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病,当这种疾病病发的时候,严重的危害到了患病患儿的身心健康,家长朋友应该了解小儿麻疹的一些常识
-
小儿麻疹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小儿麻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不仅危害严重,而且这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我们要及时治疗这种疾病,还好治疗这
-
小儿麻疹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小儿麻疹现在的发病率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如果这种疾病不得到有效的治疗还是可以诱发并发症的出现,从而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危害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