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饮食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饮食治疗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出现,一旦出现了这种疾病,会导致生命受到影响,所以大家应该关注这种疾病的发展,有效的进行治疗,要注意造血功能,有效的补充能量,以免带来更多痛苦,那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饮食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1.八宝粥:茨实、怀山药、茯苓、莲肉、苡仁米、白扁豆、党参、白术各6g,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捞去皮,再加入淘净的大米150g,煮烂成粥分顿调糖食用,治疗各种慢性再障。

2.黄根猪骨汤:黄根50g,猪骨500g两者共炖,每天服用2~3次。

3.黄氏鸡汁粥:母鸡1只,黄芪15g,粳米100g,母鸡煎取浓鸡汁,黄芪煎汁,入粳米煮粥,早晚趁热喝。

4.双补膏:党参、山药、黄芪、茯苓、龙眼肉各30g,白术、山芋肉,当归各15g,甘草10g,大枣10玫。先加水1000ml,将它们煮至 500ml,煮至300ml将两次汁混匀,温火浓缩至500ml,继续加蜂蜜1000ml,收膏。每天三次,每次20ml,养血补血。

5.骨脂鸭:老肥鸭1只、补骨脂100g、核桃仁90g、陈甜酒50g、酱油、味精、盐少许。将鸭子宰后去毛去内脏,核桃仁、补骨脂用甜酒和酱油拌匀,填入鸭腹腔中,用线缝好,放入盆中,不加水,盖严,用湿棉纸封固,放入锅中隔水蒸至极烂,去药即成。每日1小碗,每日2次,有补肾阳、纳肾气的功效。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1、感染: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在38度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的高温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他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感染等。感染的菌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

2、贫血:多呈进行性加重,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

3、出血:均有程度不同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皮肤出血表现为出血点或大片的瘀斑,口腔粘膜有小血泡;可有鼻衄、龈血、眼结合膜出血等。所有脏器都可有出血,但只有开口于外部的脏器出血才能为临床所查知。临床上可见呕血、便血、尿血,女性有阴道出血,其次为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生命。出血部位由少增多,有潜表转为内脏,常预兆会有更严重的出血。

希望大家注意上述的这些食疗方法,避免造成再次感染,若是感染之后还会导致体温不断升高,造成面部苍白头昏,心急,胸闷气短,若是孩子出现了这种疾病,会影响的生命,儿子的身体比较虚弱,因此,家长必须重视起来积极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