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的症状如何防治好
为了预防小宝宝得佝偻病,平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专家指出小儿佝偻病仅仅只需补充维生素D吗?家长应密切留意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提前做好科学的预防措施。
佝偻病,也称“软骨病”,是婴儿期较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占总佝偻病的95%以上,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
佝偻病多表现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而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较轻(低于3公斤)的宝宝、孕期缺钙妈妈所生的宝宝、哺乳期缺钙妈妈所哺育的宝宝、少晒太阳的宝宝、发育太快的宝宝以及吃奶少的宝宝更容易患上佝偻病。
婴儿容易发生佝偻病主要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的常见原因及防治佝偻病的方法如下:
1、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转变而来,如果接触日光不足,就容易缺少维生素D.
措施:只要天气许可,多带宝宝出去晒太阳。晒太阳既方便又安全,可认为是防治佝偻病的良好措施。一般如每天坚持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能满足小儿对维生素D的需求。因此宝宝满月后就可以开始晒太阳并且每天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但要注意:夏天晒太阳时最好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直晒;冬天不可隔着玻璃晒太阳,以防紫外线被吸收。
2、食物中含维生素D不足。乳类中含维生素很少,如单纯乳类喂养不另加维生素D制剂摄入不足,可发生维生素D缺乏,也容易患佝偻病.
措施:要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小儿每天的维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为400-600单位。每天如能保证供给这一剂量,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早产儿应提早在出生后2个星期开始补充,足月儿则在满月后开始.生后3个月内可用到每天800国际单位,以后减至每天400国际单位.2岁以后,小儿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一般无需再服用维生素D. #p#副标题#e#
3、某些婴幼儿生长发育过快,维生素D供不应求。
措施: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成长,及时适当地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骨骼的生长速度应与维生素D、钙的需要成正比。
4、胃肠、肝胆、肾等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措施:排除干扰因素,让宝宝更好地吸收维生素D。在补充维生素D前,家长应确定宝宝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如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只有排除了这些干扰因素,宝宝才能把维生素D完全消化吸收。
5、食物中钙含量不足。
措施:含钙辅食和服食钙片双管齐下,也有利于预防小儿佝偻病。钙是造骨头的主要养料,维生素D是帮助钙消化吸收的。因此缺少维生素D,钙就吸收不了。所以除了补充维生素D之外,家长还需要为宝宝补充适量的钙剂。钙剂选择以易溶解、无刺激为佳。宝宝6个月后,可适量补充含钙丰富的辅食,如虾皮、豆腐、奶酪等。年龄稍大一点的宝宝,家长也可以为宝宝炮制各种含钙辅食,如猪骨菠菜汤、猪肝鸡蛋等。
除了补充含钙辅食,家长还可以给宝宝服用钙片。选择钙片要综合考虑,包括钙的成分、含量、吸收率、剂型、口味、是否含维生素D、安全和质量问题等。钙元素含量在100毫克左右的最合适;溶解度高的钙,自然吸收率就高;还有两种特殊的钙,鳌合钙和L-乳酸钙吸收率特别高,可以突破普通钙30%~40%的吸收率。
远离佝偻病,预防是关键。不少人认为预防佝偻病从婴儿时期抓起即可,其实不然,孕妈咪也应该多做户外活动,妊娠中晚期还需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预防先天性佝偻病。
最后,小编提醒各位家长,佝偻病多发于3岁以内婴幼儿,冬天出生的婴儿常见,出生后1个月即可发病,多数自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家长应提前做好科学预防措施,密切留意宝宝生长发育情况。
-
婴儿腹泻的原因以及护理婴儿腹泻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宝宝,夏秋季节尤其多见。现在当前正值盛夏,是该病的多发季节,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婴儿腹泻是怎么得
-
婴儿湿疹是有哪些方面引起的生活中很多原因会引起小儿湿疹疾病,宝宝得了湿疹,身上长了很多红色的小斑点,宝宝痒得不断的抓,导致皮肤破溃,让爸爸妈妈担心
-
小儿湿疹的症状及护理的方法小儿湿疹又称“奶癣”,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现象,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尤其是出生后2-3个月的胖婴儿。常因吃入或吸入某种蛋白质
-
婴儿湿疹症状的详细介绍生活中很多原因会引起婴儿湿疹,由于引起湿疹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所以孩子的年龄不同、皮损的部位不同、生活的环境季节不同,湿
-
婴儿湿疹最佳治疗方法的介绍婴儿湿疹怎么治疗呢?是很多家有湿疹的患儿的家长们想要了解的常识,宝宝皮肤娇嫩,得了湿疹后,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