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儿腹泻的因素是什么

引起小儿腹泻的因素是什么

哺乳期的孩子得了小儿腹泻,家长们都会产生是不是因为自己饮食不当的原因,造成了小儿腹泻这种疑问。当然了,有的时候可以进食的小孩,得了小儿腹泻也是有这种因素的存在。具体的知识如下总结:

在未明确病因前,大便性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统称为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每年至少10亿人次发生腹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每天大约1万人死于腹泻。在我国,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年发病3.5次,其死亡率为0.51%。

因此,对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根据病程腹泻病分为:急性腹泻病(ACUTE DIARRHEAL DISEASE):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PERSISTENT DIARRHEAL DISEASE)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CHRONIC DIARRHEAL DISEASE):病程在2个月以上。

按病情分为: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中型:轻度至中度脱水或有中毒症状;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如痢疾、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等;非感染性,包括食饵性(饮食性)腹泻;症状性腹泻,如过敏性腹泻;其他腹泻病如乳糖不耐症、糖原性腹泻等。

症状

1.消化道症状 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量增加,性质改变,大便3次/D以上,甚至10~20天,可呈稀便、糊状便、水样便,或是黏液脓血便。判断腹泻时粪便的性状比次数更重要。如果便次增多而大便成形,不是腹泻。人乳喂养儿每天排便2~4次呈糊状,也不是腹泻。恶心、呕吐是常见的伴发症状,严重者呕吐咖啡样物,其他可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2.全身症状 病情严重者全身症状明显,大多数有发热,体温38~40℃,少数高达40℃以上,可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惊厥、甚至昏迷等表现。随着全身症状加重,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肝、肾功能失调。

3.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主要为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有时还有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小儿腹泻是一种多因素,多病原引起腹泻的一种疾病,严重的影响了孩子们的身体成长。我们只有更多的了解这个疾病,才能为患者做好疾病的处理,更大程度上的帮助患者远离疾病带来的伤害。